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合集3套┃2020届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试卷合集3套┃2020届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21:16:32

【详解】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性质,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以作为吸附剂,故不符合题意;

B、硬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多,软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少,区分它们常用肥皂水,具体操作为:向待检验的水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看泡沫多浮渣少的就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不符合题意;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我们防止生锈的方法是①保持表面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保护膜,故不符合题意;

D、铝为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氧化反应进一步进行,如果经常擦拭其表面,会加速铝制品的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D。

3.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B.由①②可知做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由①③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解析:D 【解析】 【详解】

A.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选项正确;

B. 由①②可知,温度相同,分子不同,运动速率不同,故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分子种类(物质本身性质)有关,选项正确; C. 由①②③可知微粒在不停地运动,选项正确;

D. 由②③分子种类相同时,温度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可知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①③变量不唯一,不能进行比较,选项错误。故选D。

4.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撒出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 ④用

食盐和

水配制溶液

B.①②③ D.②③

A.①③④ C.①②③④ 解析:A 【解析】 【分析】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用4g食盐和100g水配制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g4g+100g×100%<4%. 故①③④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 故选:A。

5.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1)(4) C.(1)(2)

B.(2)(3) D.(3)(4)

解析:D 【解析】

分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乙中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中,部分氨气的分子跑到甲中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变红,利用这些相关知识可解决此题.

解:(1)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是乙中的氨气分子溶解在甲中形成了氨水,故此解释错误.

(2)变红的原因是氨气分子的原因,大烧杯内壁无特殊微粒,故此解释错误. (3)此叙述正确叙述了氨气分子由乙扩散到甲的过程,故此解释正确. (4)使酚酞变红是碱性物质氨水的性质,此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分子扩散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氨气分子扩散的实质又较明确的认识,须知道知道分子扩散的过程,同时也要对氨气的性质有所了解,属于一道基础性实验题.

6.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反应后物质质量/g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5g-9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38g-18g=2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8g-4g=4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乙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数值一定为mg,无法确定具体的数值,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6g:20g=4: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7.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甲 25 9 乙 m 待测 丙 18 38 丁 8 4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解析:D 【解析】 【详解】

D.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选项错误; B. 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因为碘能溶于酒精,选项错误;

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既不是溶解作用,也不是乳化作用,选项错误; D. 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选项正确。 故选D。

8.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碳酸钙粉末和纯碱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柠檬水和白醋均显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点燃,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白鹅绒,产生特殊气味的是人造纤维,故选项正确; D、MgSO4和Na2SO4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

9.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都没有现象发生;Y的硫酸盐溶液不能用Z的容器盛放。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X Y Z 解析:D 【解析】 【详解】

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最强,Y的硫酸盐溶液不能用Z的容器盛放,说明Z的活动性比Y强,故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

B.Z Y X

C.Y Z X

D.X Z Y

物质 碳酸钙粉末和纯碱粉末 柠檬水和白醋 白鹅绒和人造纤维 MgSO4和Na2SO4 B.B

C.C

鉴别方法 滴加稀盐酸,振荡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点燃,闻气味 加足量水,搅拌 D.D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详解】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性质,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以作为吸附剂,故不符合题意; B、硬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多,软水含的钙镁离子较少,区分它们常用肥皂水,具体操作为:向待检验的水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看泡沫多浮渣少的就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不符合题意;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我们防止生锈的方法是①保持表面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保护膜,故不符合题意; D、铝为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氧化反应进一步进行,如果经常擦拭其表面,会加速铝制品的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D。 3.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①②③可知微粒之间有空隙 B.由①②可知做粒的运动速率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由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