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死亡事故案例-(运输事故)2011
车直接顶在矿车上,跟车工李范章蹬在机车后,将到第三道风门时,李跳下车,步行过风门,把风门关上转身后发现司机赵三曼上身已倾出车外,头触地,机车还在运行,他急忙追上机车,将其停下,抱起赵三曼的上身用力呼叫,赵无声,李急到外面呼救,并汇报调度,时间为15时30分。
经现场勘查,第三道风门宽为1.3米、高1.7米,机车宽1米。风门左边(向里进)1米处有血迹,机车驾驶室外面有血迹,从风门至停车处为9.6米。地上有血迹,并有头部触地后在软泥上划出的痕迹。经分析认为是司机赵三曼把头伸出车外,过风门时被门框与机车驾驶室挤伤头部,致使颅骨骨折,送往局总医院多方抢救无效,于8月22日4时10分死亡。
9、事故直接原因
①、事故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是司机赵三曼违章作业,在机车运行中将头探出车外,被风门与机车挤伤而引起死亡。
10、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①、事故的间接原因,运输区在运输管理上混乱,执行规章制度不严,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自主保安意识差,造成工作中违章作业。
②、安全第一思想不牢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没有把安全工作落在实处,安全工作存在死角。
11、防范措施
①、以“8.21”事故为教训在全矿开展反事故斗争,进行安
16
全宣传教育。认真对照检查,狠反“三违”、堵漏洞、查隐患。从而提高职工的安全第一的思想和自主保安的能力,牢记血的教训。
②、加强管理,查死角、堵漏洞,创造良好的运输环境。 ③、规程措施不断的补充完善,并要落实在实处。 12、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 (略)
(二)、“9.26”运输事故 2、事故经过
1990年9月26日22时55分,运输区把勾工何小三在副斜井底处理掉道矿车时,被矿车挤在巷道帮上致死。
3、发生事故的时间
1990年9月26日22时55分。 4、发生事故的地点 月亮田矿副斜井底。 5、事故类别 运输事故。
6、事故伤亡人员情况 死亡1人。
7、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略) 8、事故性质
17
责任事故。 9、事故直接原因
①、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何小三在处理掉道矿车采取的方法不妥,撤的位臵错误。
②、信号工在运行中,被调离信号房,造成信号无人中转,致使钩头车掉道。在得知车掉道后又不及时与绞车司机联系。
③、绞车司机提升速度快,也时造成事故的原因。 10、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运输上管理混乱,执行制度不严,工作环境不好,通讯信号不健全。
11、防范措施
①、加强运输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②、处理掉道车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遵照执行; ③、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12、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意见 (略) 1991年度
(一)、“4.10”运输事故 2、事故经过
1991年4月10日11时25分,运输区井口把钩工李友福将运料车挂好,并叫另一个挂钩工温培宽将保车绳挂上,温说:“挂
18
不上”。井口信号工胡荣凯就打点放车,车行至距井口108米左右处,发生跑车,料车中25#U型钢棚腿飞出,击中距井底120米处的搬道工罗贤通头部左侧,当场死亡。
现场勘查:钩头车在斜道上方,距死者46.6米处,料车在斜道下方,距死者20.7米处的底弯道处,死者周围横七竖八地倒有20棵25#型钢棚腿,其中一棵棚腿头部有血迹,并有几根头发。死者头朝下,脚朝上倒在1#道岔旁,距轨道600毫米处。经分析,搬道工罗贤通搬好23#道岔后,走到1#道岔旁正准备搬道时,发现跑车,躲避不及,被飞出的棚腿击中头部,当场死亡。
3、发生事故的时间
1991年4月10日11时25分。 4、发生事故的地点 月亮田矿副斜井。 5、事故类别 运输事故。
6、事故伤亡人员情况 死亡1人。
7、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略) 8、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