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还受神经调节中神经递质的影响。
(2)由曲线可知,人感染细菌时,体温调定点上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代谢增强产热。
(3)由曲线不难看出,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40℃,由于体温相对稳定,此时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
(4)病人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图乙中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引;激素特异性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原因是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才有能够识别抗利尿激素的受体。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A)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作用于垂体(F),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③)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F(垂体)的生命活动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和甲状腺激素(④)的调节。
(6)图乙中A是下丘脑,A对F的调节是通过激素实现的,属于体液(激素)调节。 32. (12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l)生态系统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表示的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表中的I和分解者分别对应图中________。
(2)图中A生物为第________营养级,其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_____(填字母);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中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C灭绝,而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__。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功能。 【解析】
(1)根据碳循环的特点,可以确定甲是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表示的成分外,还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表中Ⅰ没有上一营养级,是最低营养级:生产者(乙),分解者是丁。
(2)图中A生物是消费者中生物量最多的,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C两种生物量差不多,D生物量最少,B和C是第三营养级,为次级消费者;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5.9/141.0*100%=11.3%。
(3)图中②是从生产者到分解者,③是从分解者到二氧化碳库,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含碳有机物、二氧化碳。
(4)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某种原因造成个别生物灭绝,往往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33. (12分)下图为转基因烟草培育过程流程图,请回答:
(l)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除了含有外源基因外,还包括 _____、_____ 、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
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构建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时,需要使用的工具酶是 _________。
(2)图中目的基因导人烟草细胞的方法是_________,感染过程是利用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_________,使外源基因进入并整合到烟草染色体DNA上。此外另一十分简便经济的导人方法是_________.
(3)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培养成烟草植株的技术叫做_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生根、长芽过程属于_________过程。
(4)在培养过程中,除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同时除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环境条件外,成功的另一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植物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 【解析】
(1)基因的表达载体应该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等,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构建基因的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并用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质粒。 (2)植物基因工程通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目的基因,感染过程是利用农杆菌中Ti质粒上的T-DNA使外源基因进入并整合到烟草染色体DNA上,此外还有一导入方法叫花粉管通道法。 (3)植物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叫植物组织培养,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主要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重要、长芽属于再分化。
(4)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除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同时除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环境条件外,成功的另一关键是无菌操作。
34.(10分)美国科学家发现一头能天然抵抗结核病的奶牛“86牛”,其体内存在针对结核菌的抗毒素基因。据此,科学家利用这头奶牛的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并成功克隆出抗 结核病的“抗病牛”。过程如下:
(1)过程②中,应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_;此时的卵母细胞应处于_________期。 (2)过程④表示_________,进行此过程需对B牛用激素进行_________处理。
(3)③过程中,重组胚胎培养到_________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此细胞 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_。
(4)ES细胞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同时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为保证细胞正常生长,在培养基中还要添加_________等天然成分。 (5)ES细胞在_________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状态,因此进 行过程⑤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以获得产抗毒素细胞。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动物细胞培养和克隆的相关知识。 【解析】
(1)过程②中应该去掉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应该选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卵母细胞。 (2)过程④是将早期胚胎培养形成的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牛子宫内;进行此过程需对B牛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以保证受体母牛成功移植。
(3)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4)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防止培养过程的污染,同时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为保证细胞正常生长,在培养基中还要添加动物血清等天然成分。 (5)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具有贴壁生长、抵触抑制现象,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在细胞培养中起分化抑制作用的单层贴壁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状态,进行过程⑤时,需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以获得产抗毒素细胞。
35.(8分)很多生物工程技术都需要进行“检测”或“筛选”,请回答以下问题。
(1)培育抗虫棉时,检测所得植株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_,从个体水平检测所得植株是否具有抗虫特性,需要做_________。
(2)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后要进行筛选,目的是要获得_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体细 胞诱变育种过程中,可以对愈伤组织进行一定处理后,从中筛选_________,以培育新品种。 (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首先要用_________对融合的细胞进行筛选,之后还需进行克 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最终选择出的细胞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4)在胚胎移植时,首先要对_________进行选择和处理,胚胎移植后,要对受体进行是否_________的检查。
【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 【解析】
(1)培育抗虫棉时,检测所得植株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检测是否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序列;从个体水平检测所得植株是否具有抗虫特性,需要做抗虫接种实验,看转基因植株是否具有抗虫的特性。
(2)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会形成AA、BB、AB、A、B这5种类型的细胞,所以要进行筛选,目的是要获得杂种细胞AB,以培育新品种。
(3)筛选杂交瘤细胞用的是选择培养基,杂交瘤细胞应该具备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特点。
(4)在胚胎移植时,首先要对供受体进行选择和处理,胚胎移植后,要对受体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