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合螺母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第三章 毛坯的选择
3.1毛坯制造方法
根据零件图所标出的零件材料,可知该零件为HT200; 铸造: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查手册可知应采用沙型 铸造—机器制模。
3.2毛坯精度等级选择
由手册查取毛坯精度为CT12
3.3毛坯加工余量与标注
轮廓最大尺寸在100~160范围内的铸件,要求的毛坯加工余量
等级为H,要求的毛坯加工余量为3mm,且除非另有规定,对所有需机械加工的表面只规定一个值。
注意:(1)预铸孔余量,不管浇注位置如何,应该比其它加工表面的
余量等级低一级;
(2)不加工表面不加放余量,也不标注公差;
(3)查表时,表中的公称尺寸是零件图上对应的实际尺寸; 毛坯尺寸如图所示:
Word 资料
3.4毛坯浇注方式
毛坯浇注方式为两箱铸造侧面浇注 如图所示: 浇口 (顶面浇注) 侧面浇 注
泥芯 (底面浇注)
Word 资料
分型面
第四章 工艺规程制定
4.1草拟工艺路线
(1)方案一(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等原则):
? 预先热处理——粗铣C面、B面、D面——铣1X3退刀槽——粗加工两E面——粗镗(?52)孔
? ——半精铣C面、B面——精铣C面、B面——刮研C面、B面[手工加工]
? ——精加工两E面——半精镗( ?52 )孔——精镗?52H7孔——钻、铰?12H7孔
? ——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8.5)——攻M10螺纹——钻2- ?7及锪孔 (2)方案二(工序集中):
? 预先热处理——粗铣C面、B面、D面——半精铣C面、B面——铣2-1X3退刀槽——精铣C面、B面——刮研C面、B面[手工加工]
? ——粗加工两E面与粗镗(?52)孔——精加工两E面与半精镗、精镗( ?52 )孔——钻、铰?12H7孔
? ——铣切(5mm)分离上下螺母座——钻M10底孔(?8.5)与攻M10螺纹——钻2- ?7及锪孔
4.2定位基准选择与分析
(1)精基准选择与分析
主要加工表面有C、B面和?52H7孔及?12H7孔,按先
Word 资料
面后孔的原则,先选择加工?52H7孔的精基准。 选择:精加工过的C、B面与一侧面为定位基准,其中C面限制3个自由度,为主要定位基准面,B面限制2个自由度,为第二定位基准。
B
(2)粗基准选择与分析
C
1)加工燕尾导轨面(CBD)的基准
方案一:以预铸孔?44为主要定位基准,这样加工C、B
后以它们为精基准加工?52孔时,使孔的加工余量均匀。 方案二:以预铸孔?44的外壁为主要定位基准,采用对中
性定位元件定位,这样加工C、B后以它们为精基准加工?52孔时,使孔加工后的壁厚均匀。(如下图所示)
Word 资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