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1月校际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垂直中性面位置磁通量为零,但电动势最大。对于交变电流的各个值的关系及求解方法要掌握。
6. 【答案】 A
【解析】
解:由图象可以看出,最终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充电时间发生了变化,说明电容器两端电压没有发生变化,即电源的电动势不变,二是电路中电阻的阻值发生了变化。图象b比图象a的时间变长了,说明充电电流变小了,即电阻变大了,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即电源电动势不变;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变长,即充电电流变小,电路中电阻变大。
要充分认识到电容器和电源串联,其两板间电势和电源两极的电势相等,所以电容器两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7. 【答案】 C
【解析】
解:A、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在金属块未离开上顶板时弹簧的压缩量不变,则F2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F1=ma,得F1=F2-mg-ma,知随着加速度缓慢增大,F1逐渐减小,故A错误。
B、若加速度方向向下,在金属块未离开上顶板时弹簧的压缩量不变,则F2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1-F2=ma,得F1=F2-mg+ma,知随着加速度缓慢增大,F1逐渐增大,故B错误。 C、当箱静止时,有F2=mg+F1,得 m=0.4kg
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当F1=0时,由A项分析有F1=F2-mg-ma=0,解得a=5m/s2,故C正确。 D、若加速度方向向下,弹簧不可能恢复原长,则F2的示数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当弹簧的形变量不变时,下底板传感器显示的压力F2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F1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F1=0和F2=0时的加速度。 金属块与箱子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对金属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8. 【答案】 C
【解析】
解:小物块与箱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m)v共 解得:v共=v0;
对小物块和箱子组成的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解得:Q=
=
mgl;
=
(m+m)v共2+Q
由题意可知,小物块与箱子发生5次碰撞,则物体相对于木箱运动的总路程最小为
小物块受到摩擦力为:f=μmg,对系统,利用产热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
得:Q=fs
故选:C。
物体与箱子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的动量守恒,可求出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 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系统产热;
再利用系统产热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路程,先求出物体相对于木箱运动的总路程范围,再进一步求出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 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分析清楚物块与箱子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即可解题,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注意正方向的选择。
9. 【答案】 BC
【解析】
解:B、由题意可知,一质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W;该质子由a点运动到d点,电场力做功为-W;根据公式W=qU可知,Uda=-Uba;
又根据几何关系可知,b、d两点关于ac连线轴对称,所以ac是此匀强电场中的等势线,故B正确;
C、由于质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所以?c=?a>?b,故C正确; A、由于?c=?a>?b,所以电场强度的方向为垂直于ac线,指向b点,故A错误;
D、根据EP=q?,又电子带负电,所以电势低的地方电势能高,即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D错误; 故选:BC。
在匀强电场中,沿着任意方向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变化相等;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垂直画出电场线,根据W=qU计算电场力做的功。
本题关键是抓住匀强电场中沿着任意方向每前进相同的距离电势变化相等以及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进行分析。
10. 【答案】 AC
【解析】
解:A、在下滑过程中滑雪者的速度越来越大,但是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重力的功率先增加后减小,故A正确;
B、在下滑过程中,滑雪者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先是向下,后向上,所以滑雪者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
C、设滑雪者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中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故C正确;
,从A到B的过程,可解得
D、因为在滑行过程中,滑雪者受到的弹力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也是一个变量,不是一个确定值,故D错误。 故选:AC。
滑雪者下滑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但竖直方向的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的,根据P=mgv可以判断重力的功率情况;加速度向上时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时处于失重状态;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到达B点的速度,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即可计算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在滑雪者下滑的过程中,滑雪者受到滑道的弹力不断增大,所以摩擦力也不断增大,不是一个定值。
重力的功率公式P=mgv中的v是指竖直方向的速度,再一个滑雪者在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一个变量,不是一个定值。
11. 【答案】 AD
【解析】
解:两绳的合力大小等于F=2Tcos60°,得绳拉力大小T=F。 A、此力可以沿着杆向外时,对A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FA=Tcos30°=
F,故A正确;
B、此力垂直于橡皮条向上时,对A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FAcos60°=Tcos30°,解得:FA=
F,故B错误;
C、此力垂直于杆向下时,对A环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合力为Tcos30°,不满足平衡条件,故C错误;
D、此力沿着橡皮条向下时,对A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在水平方向:FAcos30°=Tcos30°,解得FA=F,故D正确。 故选:AD。
两绳的合力大小等于F,可以求出T=F;对A环施加不同方向的作用力,对A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在水平方向受力应该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以求出这个力;如果水平方向合力不为零,则这个力不满足条件。
本题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力学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受力分析又是力学的基础,从近几年高考出题的形式上来看,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突出了对于实际物理问题的模型抽象能力,在高考的出题方向上也体现了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12. 答案】 BD
【解析】
解:AD、分析图象可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当h=h0时,
故C错误。 故选:BD。
分析图象,确定不同高度h对应的加速度,明确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飞行时的加速度,即为火星的重力加速度。
根据重力提供向心力,确定火星第一宇宙速度。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解火星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在天体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结合万有引力定律定律来分析。 13. 【解析】
解:(1)T=0.02×5s=0.1s,
根据△x=aT2求解加速度为:a==0.90m/s2。
(2)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需要保证质量不变,选取2、4、5、7、9组数据。
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力F不变,选取1、3、6、7、8组数据。 (3)分析丙图可知,a-m图线为曲线,并不能说明是反比例关系,故应作
图线,研究a
与成正比关系。
故答案为:(1)0.91(0.89~0.92);(2)2、4、5、7、9;1、3、6、7、8;控制变量;(3)不可以。
(1)根据△x=aT2求解加速度。
(2)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控制小车的质量保持不变。 (3)研究a与m成反比的规律时,应该做出a与的图象。
本题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数据处理、实验误差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是本题的难点,利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14. 【解析】
解:(1)微安表与分压电阻串联可以改装成电压表,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