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轻地球地质学岩石煤和原油的产生 - 图文
110 求真求证
第15章
年轻地球地质学:岩石、煤和原油的产生
如果地球是年轻的,那些巨大的岩层是怎么形成的呢?近两百年来,传统地质学告诉我们,沉积岩层是在亿万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但是实际的岩石记录显示,这些岩层中绝大多数都是在水下快速形成的,其实是在挪亚洪水期间形成的。席卷全球的洪水很快就将洪水前的大陆表层侵蚀掉了。冲走的泥石沙土在洪流中形成巨大的沉积层,常常覆盖整个大陆。这样形成的沉积岩通常被称为浊积岩。直到20世纪,地质学家才对它们稍有认识。
混浊流
大陆架 沉积物下滑, 土坡坍塌 沉积物和水流 1929年北美东北海岸大浅滩发生了
混浊流 沉积物沉积 一场海底地震。大量的海底沉积物顺着大陆坡下滑,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冲入
海底。其中的一部分继续滑动了700公里以上,最终形成了一个大概一米高,体积为100立方公里的岩层。这个浊流甚至可以触及沉于海底的泰坦尼克号。类似这样的混浊流会迅速侵蚀,将沉积物带走,沉积他处。据推测,这些在水下形成的‘浊积岩’现在估计相当于陆地沉积岩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它们往往是在海底迅速沉积形成的!这个发现符合以下观点 ‘曾经发生过一场全球性洪水,而且洪水使地球的
混浊流和由此形成的浊积沉积岩示意图。注释1 陆地上(原来在水下沉积)的浊积岩;注意即使是快速沉积,岩层依然层理清晰。注释1 第15章:年轻地球地质学:岩石、煤和原油的产生 111
大部分埋有化石的沉积岩迅速形成’。(当然主流地质学家并不认同全球洪水,他们坚持认为,世界上的浊积岩是由很多次反复发生的小规模洪水或水下事件形成的。)
我们发现全球有很多相似的例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洪水,同时我们可以肯定地球岩层的沉积历时短暂。进化论地质学家声称的漫长时间不存在!
浊积岩帮助我们认识另一个由挪亚洪水导致的重要现象:覆盖大陆的浊积岩层。
水流 挪亚洪水时期,巨量水流冲刷整个大洲。注释1 挪亚洪水中形成的广阔的沉积岩
我们能在全球各大洲找到广阔的沉积层,它们是在水下沉积的。大洪水解释了
水流 在挪亚洪水期间,快速流动的水流促使浊积层一层紧接着一层地形成,最后硬化形成岩石。注释1 它们的形成。我们来看看北美洲一个被大量研究过的例子。
索克层序(Sauk Sequence)是一组由几层沉积岩层层叠加而成的地质构造。索克层序构成了美国大峡谷最底层的沉积层。神奇的是,这一组岩层竟然贯穿了北美洲大部分地区!
在很多地方,索克层序都具有快速沉积的迹象,尤其是该层序最靠下的岩层——塔比兹砂岩层(Tapeats sandstone)。一位创造论地质学家是这样形容它的:
对塔比兹砂岩层进行的测绘让我们看到它覆盖了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它的范围延展了一个半球。这一岩层单元被认为是由一系列时速高达90英里 [144公里] 的水下泥石流形成的。这显然指向了一次规模如
索克层序底部的塔比兹砂岩层。注释1
112 求真求证
圣经记载的挪亚洪水那样的灾难。101
除了塔比兹砂岩以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都是在水下快速形成的薄而宽广的岩层,如莫里森构造(Morrison Formation)——覆盖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平均厚度仅有一百米;和辛那隆普(Shinarump Conglomerate)——覆盖面积25万平方公里,而且这片岩层是一个完整单元,并无断裂,神奇的是,它的平均深度仅有三十米。我想说的是:
薄岩层 + 广阔的覆盖面积 + 水下沉积 + 常常由高速水流(混浊流)沉积形成
= 洲际范围的洪水沉积。 (那就是挪亚洪水!)
跨层化石在洪水期间被冲入位置
还记得,我还在论证两点:1)地球岩层的形成并没有经历亿万年。2)世界上大部分沉积层都是在曾经发生的一次全球大洪水中形成的。
虽然主流地质学家承认浊积岩是快速沉积形成的,我们常常也会听说,某一层几米或几十米厚的沉积层是在几千甚至几万年中逐渐沉积形成的。但是跨层化石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跨层化石将一系列的多个岩层限制在了同一个时间框架中,将几层几米到几十米的沉积层锁在一起,显示它们都是在同一时期形成的。
正如你在图片中看到的这些树干化石,一个跨层化石会穿过几层不同的岩层。很明显,底层岩层沉积的时候,这个树干就已经在那儿了,而且已经死了。上方岩层的沉积应该也没有历时很
煤层 1996年,新斯科舍(Cumberland) 石灰岩 煤层 跨层化石树穿过多个岩层。注释1 1826年,苏格兰(Craigleith) 采石场 穿过煤层和石灰岩层的跨层树化石。注释1 第15章:年轻地球地质学:岩石、煤和原油的产生 113
久,不然树干就腐烂了。树干能坚持几年,最多几十年。而现实中,很多岩层都是在下方岩层沉积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形成的。
特别留意石化的树干穿过煤层后又穿过了一层石灰岩,之后可能又穿入一层煤层。由此看来,煤的形成也并不如我们以往被灌输的那样,需要漫长的时间。(更多可见以下煤炭和石油)。
我最喜欢的跨层化石就是一只鱼龙的头。它是头朝下垂直埋着的,跨越了三个独立岩层。根据化石定年法(菊石),沉积这三个石层需要一百万年。我们难道相信这个动物的头在海底的泥巴里插了一百万年,等着沉积物在
化 石 复原图 多层化石的鱼龙头骨垂直贯穿三层地层。注释1. 其周围一点点堆积将其覆盖么?而且既没有被吃掉,也没有腐烂?很明显这三层都是这个头没被其它鱼吃掉之前即时掩埋而成的。但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岩石层形成所需要的所谓的一百万年的漫长时间又怎么解释呢?这些时间从未存在过。跨层化石“把岩层锁定在”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大洪水期间沉积物一层紧接着一层沉积形成的似整合现象
跨层化石将多个薄岩层在10厘米到10米的微观层面连接起来。但是主流进化论地质学家认为,亿万年的时间是在厚达几百米的不同的岩层构造之间流逝的。
似整合现象就是进化论者认为夹在岩层中间“时间缝隙”,一般是由人们对化石的进化论解释来决定的。根据进化论,上面岩层中埋有的化石的生物应该是在下面岩层化石生物已经灭绝了几百万、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后才出现的。所以这些岩层的沉积应该在相隔几百万甚至几亿年的时间之后沉积形成的。但是它们却紧紧相接,接合面平整无损,一层紧接着下一层,覆盖面积达几千甚至几万平方公里!
这张图是美国大峡谷。上面的岩层是可可尼诺砂岩
位于美国大峡谷,可可尼诺砂岩(上)和赫母特页岩(下)的交界处十分平滑。在其他地方这些地层被另一个厚达六百米的岩层分开。推测的时间间隔约一千万年。注释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