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案导学及答案 人教新课标
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1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英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说明了什么?
3.第4 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
4.人类对处理废弃塑料袋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限40字内)。
1.略2.略3.(1)举例子;(2)作比较;(3)打比方。
1.chan xian 2.播应改为拨 憾应改为撼 3.林冲 鲁达(智深) 4.绘声绘色 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本题不设标准答案,能与看法一致,言之成理即可。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5.(1)图I画了一根别着一副旱烟袋的布腰带。图II画了一根挂着一把钥匙的皮带。图Ⅲ画了一根挂着一个手机的皮带。(2)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有色彩,减少单调感觉;有图画,增添观赏兴趣。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不可以。此短语说明设计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确保每一点设计都有美的效果。4.特点:墙有镂空图案,廊子两边无所依傍。作用:增加层次感,增加景致的深度。
1.塑料袋 2.塑料袋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应用。3.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4.埋在土里难以分化、降解,燃烧产生有害气体。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2、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课文说明了哪些内容。
学习重点和难点:理清说明的顺序,掌握课文说明的内容。 预习课文,掌握下面的问题: (一) 磬 攒 螯 琉 璃 藻 蟠 銮 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在旁下面写两遍 (二)解释词义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三)初读明确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四)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题搜集资料,课上交流。 细读课文,自己学习
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好序号,并写出课文说明了那些内容。
细读课文,互相学习
写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小组间讨论补充)
根据以上内容,填写课后的故宫示意图。
小结:课文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写下来,共同探讨。
课堂检测: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①目前, 。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而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5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chù)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5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鲜明对比。A停止实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B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zào)、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⑤(jiàn)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注音填上汉字
?三氯甲烷( ) ? 模拟( ) ? 卤代烃( ) ?干zào( ) ? 抽chù( ) ?jiàn( )于 2. 为第①段的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连贯。 3. 在第④段中,“合适替代物”是指 的物质。
。
4. 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
5. 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6.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教(学)后记: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了解方位词语在空间顺序说明中的重要作用;2、体会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学习重点、难点:以太和殿为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前朝
总说(1---2)--- 分说(3---- ) 总说( 段) 布局统一 故宫的:
内廷 自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一) (二)
重点阅读5---8段,互相讨论,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 2、 3、 4、
回顾知识:
想一想本文是抓住故宫的什么特点来写的?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三大殿在紫禁城的中心线上? 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为什么这样写? 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说明的重点?
作者介绍了太和殿的哪几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课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标出每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什么意义?
在介绍前朝和内廷时,中间有什么?前朝介绍了哪些建筑?内廷介绍了哪些建筑?
课堂自测:飞离地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我国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词(《水调歌头》)中的一段。 月夜把酒,__(眼、遥、远、仰)望天际,向往琼楼玉宇的仙境,又怕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反映了词人的 ___(犹豫、矛盾、踟蹰、畏难)心理。千百年来,人类对地球钟情于斯长于斯,现在却又移情别恋,高往飞离地球,在太空里_____(遨游、漫游、翱翔、旅游),去茫茫宇宙中开拓新的天地。
伟大的俄国科学家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而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这句话精妙地道出了人类的心情。
飞离地球需要什么特殊的工具呢?
荣膺此任的首先是航天飞机,它综合了运输火箭、飞船和飞机的技术。在航天飞机起飞时,使用的是火箭技术;航天飞机在轨道上运行时,使用的是飞船技术;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在地面上着陆,使用的是飞机技术。
现在人类又在研究比航天飞机更先进的飞行器——空天飞机。这种飞机将会像普通飞机那样水平起飞,水平着陆。可重复使用几千次,运营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在21世纪,空天飞机将成为未来空间运输系统的主角。 仔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二自然段,①请选词填空;②解释“钟情于斯长于斯”的意思;③哪个短语对主题起承转作用。
2、在第三自然段中:①找出暗喻、借喻各一个;②“人类的心情”指什么?
3、写《飞离地球》,为什么首先写那么多人类“向往”的内容?
4、第四自然段与下两个自然段的结构关系是哪种类型?
5、第五自然段共两句。后一行的三个分句能改变原有表述顺序吗?为什么?
6、末段习题:①给划线字注音:着__ 陆 主角__ 。
7、本文的体裁是哪种?主题呢?
8、请你以长城航天公司董事长的名义,试拟一份邀请苏东坡登临火星中国度假村旅游的请柬。(写在附纸上)
说“屏” 导学案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执笔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二、学习目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