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论文)用纸
1.1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的长生量近几年增长较快,全国每年城市垃圾年产生量超过1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已达450Kg,每年增长率达8-10%。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有焚烧、堆肥、填埋等,其最终目的是填埋,在我国有90%的城市固体废物是利用填埋法处理的。除了垃圾产量的巨大压力外,垃圾填埋对土地的占用量也是惊人的,来自科技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堆存的城市垃圾有60多亿吨,侵占土地75多万亩。我国许多城市利用郊区来堆放垃圾,造成许多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是西安市最大的垃圾填埋场,位于灞桥区狄寨乡,距市中心16km,占地1100亩,总容积达4900多万m3。按照之前垃圾日产量2470t计算,可供倾倒50年,目前90%的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存放在此。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也是一座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垃圾渗透液处理、垃圾沼气发电三位一体的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整个工程计划投资1.5亿元人民币,现今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8500t,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但是以现在的速率,预计2020年将达到征地红线,从而不得不提前封场。现在是按照“边建设,边使用”的原则分期施工、阶段启用的。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填埋程序为:生活垃圾—称重—压实—覆土—填埋—绿化。
5
实习报告(论文)用纸
第2章垃圾填埋场构成及条件
2.1 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工程组成
鸟瞰图
如图所示,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为沟谷型垃圾填埋场。
6
实习报告(论文)用纸
整个工程从1990年开始,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于1993年4月动工,于1994年6月正式建成,随即投入运行,1995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截止2000年底一期工程仙界性封场为止,垃圾已经填埋至第十二层,垃圾填埋量约130万m3,封场后平台面积约3.3万m2,并修建了一条进场专用道路3.48km,如图所示。
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沟底淤泥清理,铺设直径为1m的排洪管道400m,修建截渗盲沟网和上游拦洪坝、粘土防渗铺垫层及垃圾淋溶液集流设施等9个项目。二期工程占地532亩,容量858万m3,1999年十月开工,分两部分实施,2003年12月底全部竣工并先后投入使用,截止目前二期库区已倾倒垃圾万625m3,全场已填埋库容量为755万m3。
7
实习报告(论文)用纸
2.1.1主体工程组成
2.1.1.1防渗处理
按照国家标准江村沟垃圾填埋场采用天然防渗,在整个沟底铺垫了 2.0m厚的粘土防渗层,防渗系数为 K≤1×10-7cm/s。在建设二期工程时,改天然防渗为人工防渗,采用 2.0mm厚的双粗糙面 HDPE(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进行防渗,防渗工程布设于整个填埋区域沟底和岸坡,上覆土工布,切实起到了防止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保护填埋场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