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现当代文学(3)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3)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0:01:26

莫言在这部小说中富于想象力地运用了大量充满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层面形成一种异乎寻常的民间之美。

第四节 汪曾祺的乡土风情小说

乡土风情小说,又称为市井乡土小说,是80年代前期兴起的,侧重文学审美功能的小说潮流,该潮流显示出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

一、乡土风情小说的特点和主要作家 1.美学特征

A.淡化政治色彩与社会功能

B.不写重大题材,而致力于日常生活的表现。 C.不写风云人物,而致力于表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 D.具有鲜明的民间性与民俗性。 E.追求情调,章法的随意和散漫。 2.文学意义

A.开拓了小说表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B.发展了小说的民族特色。

C.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形态。

D.塑造了一批三教九流的形象,丰富了新时期文学的人物画廊。

3.类型 (1)都市风情小说

侧重表现市井风习和人情世态,注重捕捉时代变革中人的观念的变化。如津门小说代表: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京味小说代表:邓友梅表现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寻访“画儿韩”》、《烟壶》、《那五》;刘心武表现新北京市井文化的《钟鼓楼》、《立体交叉桥》等。

(2)市镇风情小说

侧重表现地域文化。如陆文夫的以《美食家》为代表的《小巷人物志》系列中短篇小说;林斤澜的描写家乡风情的改革小说《矮凳桥风情》系列;汪曾祺的《异秉》等。

(3)乡村风情小说

侧重写乡村风土人情,表现人性美和人情美。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等;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花街》等中篇小说。

二、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

1.《受戒》 (1)思想内涵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受业于沈从文,他在创作上很受沈从文的影响。短篇小说《受戒》与沈从文的《边城》有些相似,都是有意识地表达一种生活态度和理想境界,不同的是汪曾祺淡化了感伤的氛围,不写大喜大悲。《受戒》描绘了一片充满自由空气的新天地。通过荸荠庵和尚的生活,小和尚明海与少女小英子之间的纯洁爱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桃花源”式的理想世界。这个“桃花源”中的人物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他们的情感表露非常直接而质朴,他们虽然都是凡夫俗子,却没有任何奸猾和恶意,人物之间都充满了爱。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的世界,歌颂了世间存在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爱情的率真自然 B.淳朴的民风 (2)小说技法

A.散文化的风格。

B.行云流水,潇洒自然的语言。 2.《大淖记事》

三、邓友梅的“八旗子弟” 1.蕴涵:

A.描写了普通人的正直与情义

B.反映了一个以满清专制皇权体制的等级秩序为基础的市井世界 C.揭示了民俗世界。 2.特色:

A.对民间艺术形式的借鉴。 B.自觉追求“京味风情”。

第五节 “新写实”小说

一、“新写实”小说概说 1.“新写实”小说创作概况

新写实小说发端于1987年,正式得名于1989年《钟山》杂志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并成为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小说创作潮流,“新写实”小说产生的标志是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代表作家有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白云苍狗谣》等;方方的《风景》、《白雾》、《落日》、《黑洞》、《这天这年》、《结婚年》、《行云流水》、《桃花灿烂》等;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四条汉子》、《陡坡》、《力气》等;刘震云的《官场》、《塔铺》、《单位》、《一地鸡毛》、《官人》、《新兵连》等;叶兆言的《艳歌》等。

2.新写实小说的表现内容

(1)物质匮乏的时代芸芸众生窘困的生存状态。

(2)芸芸众生执著而顽强的生命状态,在普通的人生经历中生命的顽强与挣扎。 (3)世俗生活的叙写,展示人们灰色的精神状态。 3.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

(1)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新写实小说重叙事方式的完全生活化,生活的“纯态事实”的原生美,生活细节的真实生动。消解了典型,不再强调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世俗化的平易语言。新写实小说以通俗之语写世俗人生、俗风俗尚,以粗俗之语展示俗人俗语、俗世之见,以俚俗之语描写凡俗场景和世态人情,使作品中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活原汁原味。

(3)冷峻、沉重的审美风格。“新写实”小说主要表现沉重的、灰色的人生状态,强调写作的“零度情感”介入。

二、方方的《风景》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这是方方最好的一篇小说。《风景》在对生存状态的还原上更具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 1.独特的叙事视角

以死者小八子的眼光审视生存状况,既能达到陌生化的效果,又能使情况绝对客观化,不渗入自己的主观评判和情感介入(零度情感),显示出冷峻的风格。

2.作家的人文忧患意识

小说表现了精神价值在生存困境中的贬值。

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刘震云的小说写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揭示的却是权力网络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们生活在社会权力结构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为权力而角逐。 1.《一地鸡毛》的象征性

生活就像“一地鸡毛”,是无聊琐事的任意集合,它以无休止的纠缠使每个现实中的人都摆脱不得,并且他以巨大的销蚀性,磨损一切个性和棱角,使他们在昏昏若睡的状态中丧失了精神上的自觉。

2.生存困境中人的个性消解。

小林的精神发展轨迹,就是他的精神世界逐渐被抽空、个性逐渐消失的过程。这可以看作是生活现实境况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压迫,也体现了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软弱、不完善与不坚定。 3.作品本质

反映出都市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

四、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1.对生存困境的展示

《狗日的粮食》深刻写出处于窘困的生存状态中的人们所经受的生存的磨难和挣扎,把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的具象化为“粮食”。人完全受制于物质,受制于生存困境,人的主体性、精神性彻底丧失了。 2.人物塑造的奇特

刘恒笔下的人物往往丑陋、畸形,但却充满旺盛的生命张力,而他的深层意义在于写出生存本能压抑下的人的扭曲。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现当代文学(3)教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莫言在这部小说中富于想象力地运用了大量充满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层面形成一种异乎寻常的民间之美。 第四节 汪曾祺的乡土风情小说 乡土风情小说,又称为市井乡土小说,是80年代前期兴起的,侧重文学审美功能的小说潮流,该潮流显示出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 一、乡土风情小说的特点和主要作家 1.美学特征 A.淡化政治色彩与社会功能 B.不写重大题材,而致力于日常生活的表现。 C.不写风云人物,而致力于表现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 D.具有鲜明的民间性与民俗性。 E.追求情调,章法的随意和散漫。 2.文学意义 A.开拓了小说表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B.发展了小说的民族特色。 C.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形态。 D.塑造了一批三教九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