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基训练习题集医学影像科(全)
三基训练习题集 医学影像学
A.临时钙化带不规则 B.干骺端增宽,中心凹陷 C.骨骺出现延迟 D.下肢畸形 E.临时钙化带增厚
53.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是: ( A )
A.骨肉瘤 B.骨纤维肉瘤 C.软骨肉瘤 D.脊索瘤 E.骨髓瘤
54.关于骨巨细胞瘤,错误的是: ( D )
A.常侵犯骨端 B.内可有骨嵴形成的分房 C.骨破坏呈偏侧性 D.肿瘤内常有钙化,有骨膜增生 E.肿瘤一般不穿破软骨
55.提示骨巨细胞瘤恶变的征象是: ( E )
A.有骨膜增生 B.包壳不完整 C.无骨嵴,呈单一的骨质破坏 D.肿瘤膨明显 E.肿瘤边缘出现筛孔样骨质破坏
56.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是: ( A )
A.骨软骨瘤 B.软骨瘤 C.骨瘤 D.成软骨细胞瘤 E.骨巨细胞瘤
57.关于骨软骨瘤的影像学表现,错误的是: ( E )
A.好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 B.多位于干骺端
C.瘤体有蒂与骨相连 D.瘤顶部有不规则高密度影为软骨帽的钙化 E.常有骨膜反应
58.下列征象提示骨软骨瘤恶变的是: ( C )
A.软骨帽内钙化 B.肿瘤较大,压迫邻近骨骼 C.瘤体出现骨皮质或边缘部骨质破坏 D.瘤体有宽基底蒂与骨相连 E.病灶呈分叶状
59.下列关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表现,不正确的是: ( B )
A.股骨、胫骨和肋骨多见 B.不累及面颅骨 C.呈囊状改变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边缘有硬化 D.内可有粗大骨纹 E.可呈单发或多发的虫蚀样骨破坏
60.下列关于骨肉瘤的X线表现,不正确的是: ( D )
A.混合型骨肉瘤最多见
B.溶骨型骨肉瘤以骨破坏为主,很少有骨质增生 C.成骨型骨肉瘤以肿瘤骨形成为主 D.MRI发现细小瘤骨优于X线
E.MRI可以显示血管、神经和肌肉的关系
第二篇 介入放射学
共62页 第37页
三基训练习题集 医学影像学
一、名词解释 二、单项选择题
1.介入放射学的概念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E )
A.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作引导,利用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学科
B.介入放射学是通过临床与影像诊断结合进行微创治疗的医学专业 C.介入放射医师是利用影像引导进行微创治疗的专业临床医师 D.介入放射治疗是已经在许多方面取代了开放性手术的现代医学 E.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主要任务的临床辅助学科
2.第一个系统阐述了介入放射学概念,并形成共识的学者是: ( B )
A.Margulis B.Wallance C.Dotter D.Forssmann E.Seldinger
3.介入放射学中最基本的技术“经皮穿刺动脉插管术”的发明者是: ( E )
A.Andreas Gruntzig B.Charles Dotter C.Alexander Margulis D.Werner Forssmann E.Sven-Ivar Seldinger
4.堪称血管成形术之父,1964年首先发明同轴导管的是: ( B )
A.Andreas Gruntzig B.Charles Dotter C.Alexander Margulis D.Werner Forssmann E.Sven-Ivar Seldinger
5.1977年首先使用双腔球囊导管进行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是: ( A )
A.Andreas Gruntzig B.Charles Dotter C.Alexander Margulis D.Werner Forssmann E.Sven-Ivar Seldinger
6.在介入血管造影中,常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高造影诊断的准确性。下面药物中,不是血管扩张剂的是: ( C ) A.罂粟碱 B.前列腺素 C.肾上腺素 D.妥拉苏林 E.缓激肽
7.介入治疗中常用的抗凝药物是: ( D )
A.低分子肝素 B.鱼精蛋白 C.阿司匹林 D.肝素钠 E.华法林钠
8.下面的药物中不是溶栓药物的是: ( A )
A.双香豆素 B.尿激酶 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D.链激酶 E.冬凌克栓酶
9.肿瘤介入常用的抗肿瘤药中,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 ( D )
A.顺铂 B.表阿霉素 C.环磷酰胺 D.5 - FU E.丝裂霉素
10.介入放射学按照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分为: ( B )
A.穿刺术 B.肿瘤介入 C.灌注术
共62页 第38页
三基训练习题集 医学影像学
D.栓塞术 E.成形术
11.根据治疗领域分类,下列手术中不属于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的是: ( D )
A.颅内动脉瘤电解式可脱弹簧圈栓塞术 B.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 C.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D.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术 E.TIPSS术
12.下列关于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机制中,不正确的是: ( B )
A.阻塞靶血管,使肿瘤或靶器官造成缺血、坏死
B.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对全身的不良反应 C.阻塞或破坏异常血管床、腔隙或通道使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D.阻塞血管使之压力下降利于止血 E.血管内封堵破裂的血管利于止血
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介入术放射学中使用的栓塞物质的说法是: ( D )
A.能顺利通过导管注入 B.无毒或低毒
C.人体组织相容性好,不产生排斥反应 D.能够短时间内被吸收或代谢 E.无致畸和致癌
14.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药物经过静脉注入体内后的分布为: ( C )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15.药物经动脉注入后,药物分布Ⅰ相(吸收期)中,关于靶器官内药物分布量叙述中正确的
是: ( C ) A.受到药物脂溶性和蛋白结合性的影响 B.受到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C.不受血流分布的影响 D.受到血流分布的影响 E.是全身药物分布量最大的器官
16.药物经动脉注入血管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
A.能够很快和血液混合均匀 B.药物能在血柱的上层流动 C.药物能在血柱的下层流动 D.药物能在血柱的中层流动 E.患者卧位时,药物优先进入向背侧开口的血管分支
17.下列选项不是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治疗机制的是: ( D )
A.血管壁内-中膜局限性撕裂 B.中膜组织的过度伸展 C.动脉粥样硬化斑撕裂 D.血管外膜部分性损伤 E.控制性损伤学说是球囊血管成形术的治疗机制
18.血管支架扩张血管的机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目前血管支架是使狭窄血管管腔扩张的主要手段 B.血管支架置入后,容易刺激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C.血管支架置入后,分支血管口不发生阻塞 D.血管支架置入后,狭窄血管不会发生再狭窄
E.血管支架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几率比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几率高
19.关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
共62页 第39页
三基训练习题集 医学影像学
A.肾动脉狭窄造成肾灌注压降低,刺激肾素分泌量增加 B.肾素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
C.血管紧张素Ⅰ在水解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D.血管紧张素Ⅰ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造成水钠潴留,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E.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造成水钠潴留,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20.下面影像设备在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最常用的是: ( C )
A.彩色多普勒 B.多排螺旋CT机 C.DSA机 D.开放型MR机 E.电视透视
21.穿刺活检术常用的导引设备是: ( A )
A.B超 B.CT机 C.DSA机 D.开放型MR机 E.电视透视机
22.介入手术中,通常描述导丝直径的单位是: ( E )
A.厘米 B.毫米 C.Gauge D.French E.英寸
23.介入手术中,通常描述穿刺针直径的单位是: ( C )
A.厘米 B.毫米 C.Gauge D.French E.英寸
24.介入手术中,通常描述导管直径的单位是: ( D )
A.厘米 B.毫米 C.Gauge D.French E.英寸
25.下列选项不是介入治疗前术前的常规准备项目的是: ( D )
A.术前禁食4 h B.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 C.肝功能、生化、电解质检查 D.CT或MR检查 E.术前谈话,患者或家属在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26.股动脉穿刺插管术后,通常穿刺点压迫多长时间后局部加压包扎: ( D )
A.3~5 min B.5~8 min C.6~10 min D.10~15 min E.15~20 min
27.股动脉穿刺插管术后的处理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C )
A.术后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 B.穿刺侧下肢制动8 h C.穿刺侧下肢制动24 h D.观察下肢皮肤温度与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E.24 h后患者可下床活动 28.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的适应证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B )
A.肝内胆管扩张≥10 mm,血清胆红素>120 μmol/L B.肝内胆管扩张≥3 mm,血清胆红素>170 μmol/L C.血清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尤为严重时 D.大量腹水 E.全身极度衰弱
29.下列情况下不是肾盂造瘘术的适应证的是: ( C )
共62页 第4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