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河北省邢台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vA、a和△t的关系式为= .
(2)由图(c)可求得,vA= cm/s,a=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4.(9.00分)为验证物体自由落体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某同学利用DIS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为电磁铁,B为光电门,有一直径为d、质量为m的金属小球通过电磁铁从A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能通过A处正下方固定于B处的光电门,测得A、B间的高度差为H,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且小球直径d远小于H.则:
(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小球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d= mm; (2)若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0.00251s,则速度vB=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多次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H图象如图丙所示,若小球下落过
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图线斜率k= (用已知量g、d表示);
(4)实验发现小球动能增加量△Ek总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p,增加下落高度后,重力势能减少量与动能增加量的差值△Ep﹣△Ek将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5.(10.00分)如图所示,AB为竖直固定的、半径大小可调节的光滑圆弧轨道,调节后其圆心O的位置不变,且到水平地面的距离H=2m,OB为竖直半径,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后水平抛出,最后下落到水平地面上,重力加速度g=10m/s2.
第5页(共24页)
(1)求物体下滑到B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大小;
(2)若圆弧轨道半径R0=1m,求小球从B点抛出后的水平运动的距离.
16.(12.00分)2016年11月8日,搭载宇航员景海鹏、陈东的“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为了研究飞船返回舱竖直方向的运动,通过拍摄的视频,绘出了飞船返回舱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象.图线在0﹣t1、t3﹣t4时间内均为直线.已知飞船返回舱的质量为m,在飞船返回舱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即f=kv2,式中k为已知常量.从某时刻开始飞船返回舱开动反冲发动机,使返回舱着地速度为零,然后立刻关闭发动机.图中所标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由于t3时刻后飞船返回舱的速度较小,故这段时间内空气阻力不计.求:
(1)飞船返回舱在0﹣t1时间内所受竖直方向的阻力大小f; (2)飞船返回舱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2;
(3)在t3﹣t4时间内,反冲发动机对飞船返回舱的作用力大小F.
17.(15.00分)图甲为某种弹射小球的游戏装置,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轻质弹簧及长度可调节的竖直细管AB,细管下端接有一小段长度不计的圆滑弯管,上端B与四分之一圆弧弯管BC相接,每次弹射前,推动小球将弹簧压缩到同一位置后锁定,解除锁定,小球即被弹簧弹出.水平射进细管的A端,再从C端水平射出.已知弯管BC的半径R=0.3m,小球的质量m=50g,当竖直细管的长度L=0.1m时,小球到达管口C处时的速度大小vc=4m/s.不计小球运动中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第6页(共24页)
(1)求每次弹射时弹簧对小球所做的功;
(2)调节L时,小球到达管口C时管壁对球的作用力FN也相应变化,考虑到游戏装置的实际情况,L不能小于0.03m.通过计算求出FN与L之间的关系式,并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FN随长度L变化的关系图线.(取管壁对球的作用力FN方向向上为正)
第7页(共24页)
2018年河北省邢台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的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00分)某人自驾车旅游,在某平直高速路上堵车,听到车载广播报导“某段高速路上有3公里拥堵,估计通过这3公里需要20分钟”,而该司机刚进入这段拥堵路段,根据广播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题中“20分钟”指的是时刻
B.能够计算出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为2.5m/s
C.通过这3公里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9km/h
D.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则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00分钟
【分析】已知位移与时间,可以据此求出平均速度,但不能判断出运动的性质.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A、估计通过这3公里需要20分钟,20分钟对应的是一段时间,不是时刻。故A错误;
B、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是否是匀速运动。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不能匀速运动,不能判断出汽车此时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的瞬时速度。故B错误;
C、D、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0分钟通过”,20分钟=小时,可知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km/h;
但不能据此判断出3km以后汽车做怎么样的运动,所以并不能判断出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对速度的概念组的理解,清楚地理解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第8页(共24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