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素养培训资料

文学素养培训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5:46:36

201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资料

第1章 中国文学素养

一、教学重点:

1、《诗经》《楚辞》 2、汉赋 3、“永明体” 4、李白 5、杜甫 6、红楼梦 7、鲁迅

8、“工农兵方向”

二、主要内容: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侧重讲述中国上古期文学、中古期文学、近古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第1节 中国上古期文学

一、先秦文学(上古期第一阶段)

指从远古时代到秦统-(前221年)以前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 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一)、先秦散文

a、历史散文: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

b、诸子散文: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 其中:

(1)历史散文发展三阶段:

第-阶段:《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第二阶段:《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第三阶段:《战国策》为代表。

(2)诸子散文:指春秋到战国这-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代表作:《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2、《诗经》

1

201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资料

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屈原和《楚辞》

屈原(约前340~前277),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生活在战国中后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后,他虽然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仍然关心朝政,热爱祖国。最后,毅然自沉汨罗江,以殉自己的理想。其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怀沙》《哀郢》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离骚》。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产生于我国南部楚国地方的-种新诗体。他的奠基者和代表作家是屈原。“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创的-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漫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屈原开创的楚辞,文采华美,感情丰富,同《诗经》-起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

《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二、秦汉文学(上古期第二阶段)

秦汉文学是指秦统-中国(前221年)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的文学。 创作主体:游说列国的士。 创作风尚:以大为美,铺张扬厉。 作品风格:格式化、凝重板滞。 文学体式:赋、散文、诗歌。

(一)、赋:具有汉代时代精神的文学样式。 分类:三种

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

司马相如《长门赋》 汉大赋:枚乘《七发》

2

201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资料

扬雄《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阳赋》

(史称“四大赋”)

抒情小赋 (二)、历史散文:

《史记》(西汉王朝里程碑式的杰作):是我 国第-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今陕西韩城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其记事时间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3000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被称为我国第-部“正史”,在史学、文学、哲学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创了史传文学的先河。 (三)、诗歌:

汉诗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诗。

乐府民歌:

成就较高,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叙事为主,多用比兴铺陈,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朴素自然,对当时和后世诗歌创作均有深远影响,文人诗以文人五言诗成就最高,它是在民间五言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东汉才有完整的作品,《古诗十九首》是其成熟的标志。

汉代习惯把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上邪》、《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直至今日仍魅力无穷。其中《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在结构和叙事的完整性上都达到了汉乐府的最高水平。

第2节 中国中古时期文学

概述(公元3-16世纪):

“中古”是三古之一,较晚的古代,次于上古的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至明中叶为止这个时期。中国的“中古文学”是指此时期的文学。 特点:

1、开启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 2、文学语言由古奥转向浅近。 3、诗词曲分别在唐宋元达到了高峰。 4、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 5、白话小说在宋元走向繁荣。

6、传播媒介出现印刷出版、讲场、 舞台表演等多种形式。

3

201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资料

一、魏晋到唐中叶文学 (中古文学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五、七言古体诗发展到鼎盛阶段,同时出现了骈文、骈赋。“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将这个阶段的首位串联起来,成为一种优秀传统。 (一)、建安诗歌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从公元196年至220年。建安诗歌是指以这-时期为中心的汉末魏初的诗歌,建安诗人主要是曹操、曹植、曹丕父子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文士。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简练刚健的特点,文风慷慨悲凉,被誉为“建安风骨”。建安诗人成就突出的是曹操、曹植。建安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大量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为五言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开始了五言古诗蓬勃发展的时代。 (二)、陶渊明与田园诗

陶渊明(365--427),是东晋时期,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他40岁时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天。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参加农业劳动,接触劳动人民,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他开创的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座里程碑 (三)、山水诗、永明体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东晋诗人谢灵运(385—433)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人。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代诗风。

永明是齐武帝萧赜的年号,“永明体”是这-时期形成的新诗体,其特点是讲究声律、对偶,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它的出现不仅使我国诗歌在古体以外开出近体-大宗,并且对此后的辞赋、骄文及词曲等文学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谢朓(464—499)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四)、南北朝民歌和笔记体小说

南朝民歌大都是情歌,多反映了青年男女之间坚贞爱情。主要特点是:形式短小,大多数五言四句;大量运用双关语;语言清新自然;采用对歌形式。北朝民歌主要特点是:语言质朴无华,粗狂率直,不用隐语;风格刚健豪放;五言四句,七言四句以及七言古体与杂言都用。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4

搜索更多关于: 文学素养培训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资料 第1章 中国文学素养 一、教学重点: 1、《诗经》《楚辞》 2、汉赋 3、“永明体” 4、李白 5、杜甫 6、红楼梦 7、鲁迅 8、“工农兵方向” 二、主要内容: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审美为目的的艺术形式,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侧重讲述中国上古期文学、中古期文学、近古期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第1节 中国上古期文学 一、先秦文学(上古期第一阶段) 指从远古时代到秦统-(前221年)以前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 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一)、先秦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