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五部分 专题十二 专题综合训练(十二)
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捍卫人道精神 C.批判专制统治
B.倡导人性解放 D.追求民主法治
解析:选A。根据题干可知,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的主张,孟德斯鸠强调被告者的权利,卢梭强调儿童的权利,伏尔泰强调受害者的权利,康德强调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即反对暴力革命,他们的共性是人道精神,故选A。伏尔泰和康德的言论无法体现人性的解放,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反专制方面,C项错误;材料言论没有涉及追求民主法治,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揭阳期末)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延长的16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5世纪西欧扩张开始的事件及对世界的影响,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虽强盛但没能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 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7分)
(3)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什么认识?(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据时间15世纪,另根据西欧扩张可知该事件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
问结合所学答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即可;第三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政策答出即可。 (2)据所学可以答出英国推动世界市场的前提条件,据材料二中“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可答出工业革命的推动,据材料二中“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可答出海军和交通便利,据材料二中“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可答出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殖民地。(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落后,西方强大跟制度、政策、经济、思想等方面有关。
答案 (1)事件:新航路开辟。
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朝贡贸易。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
(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3)认识: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政府的经济政策;社会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等。 14.(2018·洛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近代西方宪政发展史上,“妥协”与“悖论”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英国人便承袭了典型的妥协传统。民主依赖于妥协,正如美国宪法本身就被认为是“一捆妥协案”。在制宪者们看来,真正的共和政体不是追求社会意见与意志的同一性,而是允许多种意见、意志和利益在一种有秩序的体制下妥协共存。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对其认识,不可只看它怎么说,更要看它怎么做,运作比字句更重要,只有了解实际的运作过程,才能有真正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及
钱乘旦《“说”与“做”的悖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其中一个话题自行拟定—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12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至少须有两个国家的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解析 根据材料“首先,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政治现象”“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往往存在与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民主思想和原则相背离的地方”可以看出其主要有两个观点,即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存在着“妥协”的政治现象和与民主思想、原则相“背离”的现象。然后选取所学知识中英美德法四个国家的具体史实进行阐述即
可。
答案 示例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存在着“妥协”的政治现象。
英国:“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同新旧贵族之间妥协的结果,但避免了流血冲突,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1832年议会改革,都体现了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妥协,但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形成和发展。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制,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会议员选举体现了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利益平衡;联邦政府内部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美国宪法调和了各方意志和利益,保障了美国宪政民主政治正常运行。(或保留黑奴制度,协调南北方利益)
示例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践中存在着与民主思想、原则相“背离”的现象。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议会选举条件苛刻;美国1787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它们违背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民主思想和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狭隘和欺骗性。德意志帝国宪法仍然规定皇帝掌握大权,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举“立宪”之名而行“专制”之实,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性。(任意列出两个国家的史实即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