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讲义)【共3套116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讲义)【共3套116页】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8:21:42

题:

备选实验材料和用具:蛋白块,牛胰蛋白酶溶液,牛胰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双缩脲试剂,试管若干,恒温水浴锅,时钟等。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②取5 mL牛胰蛋白酶溶液加到甲试管中,再取牛胰淀粉酶溶液加到乙试管中。 ③将两支试管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9 ℃)5 min。 ④分别加入等体积等质量的蛋白块,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⑤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记录实验结果。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找出这两处错误并更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探究酶的专一性,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酶的种类。(2)实验步骤中加入到乙试管中的牛胰淀粉酶溶液没有注明用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两支试管中都有蛋白质类酶,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因而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答案:(1)酶的种类 (2)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或不符合等量原则),取5 mL牛胰淀粉酶溶液加到乙试管中 积的大小

[类题通法]

解答实验方案评价试题的一般思路

B.不能用双缩脲检测,应直接观察蛋白块体

用曲线模型表示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典型图示]

[问题设计]

1.底物浓度、酶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1、2)

(1)图1: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图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相关。 2.温度和pH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图3)

(1)图3: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2)图3: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填“影响”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填“改变”或“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3.反应时间与酶促反应的关系(图4、5、6) (1)图4、5、6的时间t0、t1和t2是一致的。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因被消耗而减少,生成物因积累而增多。

(3)t0~t1段,因反应物较充足,所以反应速率较高,反应物消耗较快,生成物生成速率较快。t1~t2段,因反应物含量较少,所以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物消耗较慢,生成物生成速率较慢。t2时,反应物被消耗完,生成物也不再增加,此时反应速率为0。

[对点落实]

5.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用人体胃蛋白酶溶液与一定量的稀释鸡蛋清溶液混合,测得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中甲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70 min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有限 B.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和中性三组实验 C.将胃蛋白酶溶液的pH调至10进行实验,结果与乙曲线一致 D.形成乙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应温度变为25 ℃,其他条件不变

解析:选D 根据题意可知,甲曲线70 min后,生成物量不再增加的原因蛋清中蛋白质被水解完;探究胃蛋白酶的最适pH时应设置等pH梯度的一系列实验组,不能只有三组实验;由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大约在1.5左右,如果将胃蛋白酶溶液的pH调至10进行实验,胃蛋白酶已经失去活性,不能水解蛋白质,此时生成物的量为0,结果与乙曲线完全不同;根据前面的分析,甲曲线比乙曲线先达到平衡,说明甲曲线代表的反应速率比乙快,导致形成乙曲线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应温度变为25 ℃,即反应温度不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此时反应速率减慢。

6.(2016·全国卷Ⅱ)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1)在60 ℃条件下,反应的最终产物浓度比20 ℃和40 ℃条件下小很多,说明酶在60 ℃条件下最终失活。20 ℃与40 ℃条件下相比,40 ℃时酶促反应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短,说明40 ℃条件下酶活性较高。(2)在时间t1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变成30 ℃,由该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知,30 ℃条件下的该酶活性大于20 ℃条件下的,因此提高A组的温度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3)t2时C组的产物浓度已不再增加,但由A和B组t2时的产物浓度可知,t2时C组底物并未全部被分解,C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是由于C组温度过高导致t2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增加2倍量的底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产物的总量也不会再增加。(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

答案:(1)B (2)加快 (3)不变 6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类题通法]

“四看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课堂一刻钟 研真题——知命题点·查薄弱点·清迷盲点 1.(2017·全国卷Ⅱ)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易错探因——概念不清

酶是在活细胞中产生的,但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命题者有意混淆产生部位和

发挥作用的部位,考查对“酶”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

解析:选C 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DNA分布,所以参与DNA合成的酶也可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以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生物体外发挥作用;盐析法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而可用盐析法进行沉淀;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而该酶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2.(2017·天津高考)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解题关键——图文转换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将图示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加入酶C后A的浓度降低,B的浓

度升高,说明在酶C的催化下A能生成B。只要明确这一关键信息,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题: 备选实验材料和用具:蛋白块,牛胰蛋白酶溶液,牛胰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双缩脲试剂,试管若干,恒温水浴锅,时钟等。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②取5 mL牛胰蛋白酶溶液加到甲试管中,再取牛胰淀粉酶溶液加到乙试管中。 ③将两支试管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9 ℃)5 min。 ④分别加入等体积等质量的蛋白块,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⑤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记录实验结果。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找出这两处错误并更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