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届高三广州一模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 图文
地理学科
2014届高三“一模”质量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试题评价
这次广州“一模”地理试卷全市平均分为56.31分,其中A类学校平均 分,B类学校平均 分, C类学校平均 分。本套试题突出考查地理能力及地理知识的应用;试题命题既充分体现了继承往年广州“一模“的经典,又不失创新。具体概括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型、结构、题量和近几年高考试题保持一致。
全卷地理部分满分100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11题,满分44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题,满分56分。
2.选择题选项设置没有出现知识的交叉现象,考查主干知识,总体上知识点分布较均衡。
参照近几年广东高考题的分值分布和命题特点,区域地理是作为考察的载体出现,自然地理作为直接考查或者是入题的素材,人文地理则突出前沿位置的身份特色,注重应用维度的体现。本套试题的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单一,没有出现一道题几个知识点交叉的现象,而分析题部分,与往年的广州一模相似,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等。本套题知识点分布及分值大致如下表所示(必修二与必修三、区域地理及选修部分有交叉):
分值 必修一 34分 必修a二 26分 区域地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及选修 44分 具体气温日较差(4分),外力人口流动(4分),产业转移(4分) 知识作用(4分),地球运动(4城市化(4分),环境污染分布的区位因素(4点分分),河流补给类型(4分), 工业区位因素(4分),爱尔兰经济的特点(2布 自然灾害(4分),东西半分),农业区位因分),黄土高原(6分),经济球划分(2分),风能分布素(4分),农业可持续发展(8分), (2分),影响气温的因素地域类型(2分),经济转型的原因(4分), 分析(6分),自然带(4工业类型差异及国土整治(6分),图表类判分) 原因分析(8分) 读(6分) 3.注重考察学生分析图表数据资料的能力,注重热点的引入。
图表考查是地理考试的重心,本套试题共13幅图(包含统计图)和1张表格。选择题中有8道题要从相应的图中获取信息,非选择题试题都以图表资源为命题素材。如:选择题2、3、4、6等题,都以近期的热点(嫦娥三号登月、春运、贵安新区)入手,充分考查学生能否通过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对试题进行作答的能力。 4.不回避常考考点,侧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本套试题侧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也不回避近些年来考试常涉及的问题,如河流的补
给类型的判断(冰雪融水补给的判断),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同时侧重对以下主干知识的考查:地球运动、外力作用、自然带、人口问题、产业转移、气候差异、河流、城市、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等等。 5.试题难度偏难,有些题不知如何下手。
纵观整份试卷,整体难度偏难。选择题相对较易,其中难度低于0.5的只有第2、5两题;分析题中难度高于0.5的小问有40题的第2—4小问,41题的第4小问,其余的得分率均很低,特别是41题的第1小问,难度只有0.09。
第二部分:考试质量分析
1.全市成绩常规统计表
2.全市各分数段的人数统计图
3.各校分数段前的人数统计表
第三部分:答卷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部分 40(1) 主笔人 得分率 57.03% 42.08% 试 题 分 析(考察知识点与答题情况分析) 考查气温日较差知识,部分学生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分析不清楚。 考查外力作用,部分学生把风化作用理解成风蚀 考查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些部分知识掌握不好。 通过判图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 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学生没有注意纵坐标,没有理解上、中游的水量变化 考查城市化的知识 通过判图考查产业分布的变化 考查产业变化的影响因素 通过判图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 考查城郊农业的影响因素 考查城市空气污染分布的影响因素 58.39% 92.5% 34.16% 64.2% 71.37% 73.93% 69.59% 87.2% 72.28% 罗丽华老师 得分情况 平均分:1.568 难度:0.39 标准差:1.5 满分4分,分2个采分点。 第1空:东 (2分) 写“东半球”也得分 第2空:乳畜业(2分) 第一空:东半球 1.很大一部分同学写成了西半球, 2.个别学生写成了北、南 第二空:农业地域类型 1.乳畜业的“畜”字写成了“蓄”字,不得分。因这个原因失分的现象十分严重。 2.写成了其他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畜牧业。 3.写成了森林、草原、耕地等,审题不清 4.写了很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堆砌现象。不得分 第一问写成了“西”的学生,第二问也跟着错的现象较明显 本不应该失分的填空题题目,失分现象却如此严重,真应该师生好好反思一下。 1.审题 2.错别字更正,再强调 3.农业地域类型要落实到典型分布地区。 4.世界地理的空间定位 评分细则 存在问题 复习建议 40(2) 主笔人 得分情况 刘俊芳老师 平均分: 2.631 难度:0.66 标准差:1.37 满分4分,分2个采分点。 第1空:西部沿海(2分) 写“西部”、“西南”也得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第2空:对外依赖严重(知识型产业)(2分) 写“科技知识型”、“技术密集型”、“外向型”、“出口型”、“出口贸易占GDP比重大”均给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1. 对爱尔兰的海陆位置没有正确判断,不能分析风能与盛行风及地形的关系,没有推理出爱尔兰受盛行西风(西南风)的影响,从而导致东南西北各方向都有回答,以答“沿海”错误答案最多,其次是答“西北”、大西洋沿岸,同时对地形的阻挡作用也缺乏认识,出现东部、东北等答案。 2. 对风能分布的提问理解为分布的地形类型,出现平原、高原、山地,题目所给材料不充足,导致学生凭想象答题。 3. 审题不清,将风能分布的地区理解为风能形成的原因,答成中纬西风,季风。 4. 爱尔兰经济的最主要特点学生难以正确从题目中获取“出口贸易”“知识型产业”有效信息,出现第三产业比重大,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5. 获取信息错位,将材料中的原文字摘抄,如农牧经济、引进外资、教育程度高,农牧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 1.落实基础知识,加强对空间定位的训练。 2.加强培养地理综合思维及迁移能力。 3.加强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题目中的显性信息的提取。 4.规范答题文字,准确表述。 评分细则 存在问题 复习建议 40(3) 主笔人 得分情况 刘欣阳老师 平均分:3.729 难度:0.62 标准差:1.79 满分6分。分3个采分点: 按照影响气候因素分三方面给分,每点2分: 1.海陆位置——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2分 2.大气环流——地处西风带;爱尔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者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东北离冬季风源地近2分 3.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受洋流影响增温增湿;2分,只写受洋流影响没分 1. 概念表述不到位,描述不清。 2. 字太小,阅读困难。 3. 语言过于罗嗦,不必叙述气候的纬度,浪费空间。 4. 概念错误,如城市多,热岛效应导致城市温度高 1. 注重概念教学 2.注重地理术语表述训练,表达要简洁 3.注意提醒学生地理推理表述的起点。 如爱尔兰位于40——60度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不是问气候成因,直接陈述是什么气候即可。 评分细则 存在问题 复习建议 40(4) 主笔人 得分情况 肖必强老师 平均分:5.987 难度:0.75 标准差:2.59 满分8分。分4个采分点: ①爱尔兰:知识密集型产业(答知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导向型产业均给分)。原因:人才丰富(答国民受教育程度高、技术水平高、知识水平高均给分)。 ②中国:劳动密集型(答劳动力密集型、劳动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均给分)。原因:劳动力丰富而廉价(答中国市场广阔也给分)。 1.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忽视了题中的“工厂类型”几个字,答成了两个国家发展经济的区位条件的差异和原因,因而得0分。部分学生忽视了题中的“厂”,答成第一、二、三产业,而丢分。 2.部分学生运用概念错误。把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加工工业中剥离出来,把加工工业等同于劳动密集型工业,丢2分。还有学生理解成研发中心和加工工业的差异,丢4分。 1. 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2.进入第2轮,仍然不能忽视概念的复习。且要尽量做到概念讲述清晰、准确。 评分细则 存在问题 复习建议 40(5) 主笔人 得分情况 杜史涵老师 平均分:3.39 难度:0.42 标准差:2.19 满分8分,分4个采分点。 原因(2分):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变化 主要依赖欧盟市场;市场单一;对外依赖程度强,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等均给分 评分细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