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1:00:59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可得,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由材料四可知积极推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利用等方面,并取得一定成效,所以得出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选项是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角度命制;考查的能力是“分析”“鉴赏”,有别于信息的筛选整合。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A项,“让人感慨时光易逝”错误,应为“让人感到离世的庄重”。A错误。B项,“他认为仪式本身就能让人们体会庄重,懂得敬畏”过于绝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但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B错误。C项,对朱熹的话的作用理解正确。C正确。D项,“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无中生有。作者渴望人们铭记城市英灵,让城市持有庄严深重的生活气息。D错误。故选C。 8.

【参考答案】①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②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怀有感恩之心;③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④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是定向归纳。首先要弄清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定向分条筛选归纳。本题要求概括“庄重”的表现,答题区间是从全文筛选概括。从全文看,“庄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命的到来或逝去,具体事例为弘一法师的离世(正面)和城市办丧事(反面);②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具体事例为二姨吃饭;③天地间的诸多人事,理解区间为第7段;④城市的英灵,理解区间为第8段。综合“庄重”的表现方面及其应持有的态度,便可得出答案。 9.

【参考答案】①在内容上,运用比喻,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形象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②在结构上,承接上文,是对作者观点的深化。

【解析】本题考查散文句段作用的能力。此类试题通常考虑的方向有:(1)思想内容,(2)篇章结构,(3)表达效果,(4)读者感受。答题时,注意所给句段的位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本题所给句子处于文章结尾处。从表现手法上看,本句运用比喻修辞,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从思想内容上,本句流露出作者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从表达效果和读者感受来看,本句形象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从篇章结构上看,承接上文,是对作者观点的深化。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归纳作答。

金戈铁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1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A项,从语境来看,“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错,刘肃身为尚书省令史,其职责为辨析冤狱,故“我职也”后断开;从语意来看,“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错,“惜一已”“戕十一人之命”应为转折关系,和“可乎”相连,其意应为“爱惜自己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故“惜一己”前应断开,“惜一己”后不可断开,故排除A项。B项,从语法上看,“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错,“肃”是“见”的宾语,“肃”前不能断开,“肃”后断开,排除B项。D项,从语言标志来看,“曰”后为“曰”的内容,“曰”后应断开,而“冤狱”是“辨析”的宾语,故“辨析”前断开,后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本题选C项。 1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以太子身份”错,应是以“非太子身份”,“登基后改称‘东宫’”错,以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住所称“东宫”。故本题选B项。 1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时应结合选项,在文中勾画出选项位置,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本题A项,“以上两次他直接上奏皇帝”错,刘肃任尚书省令史时,右司郎中张天纲为其上奏,使问题得以解决。故本题选A项。 13.

【参考答案】(1)以前,县里收取百姓的赋税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

(2)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关键点“赋”,收赋税;“差”,差别;“匿”,藏。同时注意句意。(2)关键点“交通”,做交易;“嚣然”,扰攘不宁,议论纷纷;“措”,处理。注意句意。 【参考译文】

金戈铁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刘肃,字才卿,是威州洛水人。金兴定二年考取词赋进士。曾担任尚书省令史。当时有盗贼偷取了大内收藏的官罗和珠宝,盗贼没有按时抓捕到,官府就逮捕了为买卖珠宝双方说合的经纪人和管理仓库的官吏,无辜而服罪的有十一人。刑部商议都打算处以极刑,刘肃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偷盗之事尚未获得主要的赃物,杀掉他们,他们会很冤。”金国国主震怒。有近侍夜里去见刘肃,详细地向刘肃说明了金国国主的旨意,刘肃说:“辨析冤狱,是我的职责,爱惜自己的性命而杀十一人,难道可以吗?”第二天,刘肃到尚书省去辩解得更加有力。右司郎中张天纲听了说:“我为你详细地,上奏辩解分析这件事。”奏疏送入宫中以后,金国国主醒悟,囚犯因此没有被处死。后来刘肃调任新蔡县令。以前,县里收取百姓的赋税以牛的多少为差别,百姓把牛藏起来不耕作。刘肃到任后,命令繁殖、蓄养增加牛的人家不加赋税,百姓于是殷实富足。靠近淮河的百姓有潜逃进入南宋国境的,在南宋被登记兵丁以后就多供给粮食,间或有回来的,但衣食很是困难,偶尔发出怨言说:“还不如到淮河那边去。”控告的人认为应以谋反论罪,刘肃日:“淮水是宋国的边境,一条河罢了,真要反叛的话,不难前往,他们嘴里虽然说而内心没有这样实际的打算,依据法律应当杖责八十下。”皇帝准奏。后来刘肃被提升为户部主事。金国灭亡以后,他去依附东平的严实,被任命为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任为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每年缴纳蚕丝白银,又需缴纳丝绵十万两、染色绢布一万匹,百姓不能承受,刘肃辅佐帮助严实上奏皇帝罢停了这件事。忽必烈住在潜邸时,让刘肃担任邢州安抚使,刘肃兴办冶铁业并且发行纸币,公家私人都借此获利。中统元年,被提升为真定宣抚使。当时中统年间的新钞发行,要求停止旧银钞不再使用。真定有人用银钞和外地人做交易,总共有八千多贯,公家私人都议论纷纷,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刘肃提出三条建议:一条为仍旧使用旧钞,二条为新旧兼用,三条为官府用新钞按数目换旧钞。中书省听从他的第三条建议,于是给了真定新钞五十万贯。中统二年,刘肃被任命为左三部尚书,官府的官曹典章制度,有很多是他参议制定的。不久,兼管商议中书省事务。中统三年,退休,朝廷给予他一半俸禄。中统四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刘肃性格从容和缓,有操守。他曾经收集各家关于《易》的学说,编为《读易备忘》。后来多次受封为推忠赞治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号为文献。 1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错在“侧重于古寺的客观描写”,“薄游草草寒侵袖”是说眼前的荒凉景象让诗人感觉到寒意,“远思悠悠风满轩”是说寒风阵阵,让诗人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应该是侧重于诗人游览古寺的主观感受。故选C。 15.

【参考答案】(1)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表现“荒”,描写隆冬时节,黄昏时刻,寒风阵阵,远树云烟迷蒙的寺景,

金戈铁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营造荒凉萧瑟的氛围。(2)通过描写历史古迹表现“荒”。描写寺院中的古迹,名人题诗、碑文依然清晰,但是人已不在,暗含迹存人亡的今昔感慨,物是人非,追思荒远。(3)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通过“草草薄游”“寒风侵袖”“远思悠悠”来表达了诗人失落怅惘的复杂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中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本题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荒’的”本诗的首联用“似荒村”总写了诗人微服暮游南禅寺的感受。接着颔联通过描写寺院中的古迹,“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壁上的题诗和古碑上的碑文清晰可见,但是作者已不在,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颈联又通过描写自然环境表现“荒”,“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描写薄暮时分,寒风袭来,让人追思荒远。而尾联的“携手出门烟树密”,通过远树云烟迷蒙的寺院景象,营造荒凉萧瑟的氛围。“数僧离立语黄昏”,进一步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荒”。联系之前诗人的“草草薄游”“寒风侵袖”“远思悠悠”的形象,这里又通过诗人眼前所见的黄昏时分僧人并立交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失落怅惘之情。 16.

【答案】(1)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本题中的哀、鉴、亦、拂、患等字,都要格外留意。 17.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语境强调过程,应选“不约而同”。演变:发展变化。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语境指社会现象,应选“演变”。尽管: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转折。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语境表转折,应选“尽管”。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表现:表示出来,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语境指具体表现,应选“体现”。故选B。 18.

金戈铁骑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政局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依法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有利于促进快递业的规范发展”可得,国家制定管理办法,规范企业,保障用户权益。绿色包装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由材料四可知积极推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利用等方面,并取得一定成效,所以得出快递业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散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选项是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角度命制;考查的能力是“分析”“鉴赏”,有别于信息的筛选整合。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A项,“让人感慨时光易逝”错误,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