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路水路交通-交通运输部
(九)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
1. 预期目标
在工程设计、建设养护、运输组织、管理服务、安全保障、信息技术、环保节能等方面开展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基本形成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的交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2. 主要研究内容
— 交通标准规范发展战略与框架体系 — 国外先进标准规范引进、消化、吸收 — 交通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标准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系列技术标准 — 交通运输管理及危险货物运输技术标准 — 交通安全、环保与节能技术标准 — 交通建设质量监测标准与计量规程 — 船型标准化技术
(十)交通资源节约与环保新技术研究
1. 预期目标
- 29 -
开展以节约土地、岸线、能源、材料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促进交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提供技术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
— 交通行业资源节约型发展机制 — 交通发展与国土资源有效利用 — 工业废料与再生技术的应用 — 车辆、船舶节能与代用燃料应用 — 车辆、船舶废气、噪声、排污治理技术 — 交通发展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 疏浚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推广 — 环境评价方法与管理技术
- 30 -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深入实施“科教兴交”和“人才强交”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
公路水路交通是以技术应用为主的行业,是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其行业特性决定了在重视原始创新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增强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科技创新摆在交通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解任务,落实措施,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交通发展的贡献水平,促进交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交通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公路水路交通又快又好发展。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加快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政府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等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 31 -
在交通生产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应用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研发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科技中介机构在科技评价、成果推广应用、知识传播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高交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建立稳定的科研资金渠道,保证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充分调动和吸纳社会可以利用的资金资源,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广泛吸引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社会资金等的交通科技投入体系。为保证科研开发资金的落实,继续执行《交通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交通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交科教发[2000]282号)中提出的科技开发资金政策;要积极争取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稳定财政性科技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广开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国外和社会资金投向交通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在增加交通科技投入的同时,要通过科学立项、鼓励竞争、完善管理、强化信用、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科技研发资金的使
- 3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