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路水路交通-交通运输部
能、智能交通等8个专业领域的25个研究方向。重点实验室的布局突出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机构,充分吸纳社会各类科技资源。
在强化调整现有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在长大桥梁和隧道建养技术、大型公路工程构造物的检测与诊断技术、新型港口水工建筑物设计与建造技术、大型水工构造物的检测与诊断技术、交通设施安全技术、道路安全保障技术、交通应急处理技术、交通防灾抗灾技术、水上三品(危险品、化学品和油品)污染监测、防治和处理技术、公路水路环保新技术、智能公路、船舶远程状态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等12个研究方向优先认定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到2010年完成其它研究方向的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
结合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适时发布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指南,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对研发能力强、优势明显、业绩突出、影响广泛,对交通行
- 13 -
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符合“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域和方向的行业重点实验室,加大支持力度,培育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3.建立交通行业技术研发中心
在公路水路交通建养技术研究、智能交通技术研究、一体化运输系统研究、船舶标准研究、交通决策支持研究、交通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建设形成3-5个专业优势明显、学术水平突出、服务全国或区域的交通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使其具备承担重大交通科研攻关和长期从事交通应用基础研究的条件,成为交通科技自主创新的主力。
4.改善交通科研单位的基础条件
“十一五”期间,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交通科研单位的投入,改善基础条件,提高科研开发能力,保障交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部直属科研单位要在道路工程、港口工程、智能交通、集装箱运输和决策支持研究等方向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交通科研机构。主要改善规划与决策咨询、港航安全、动静态数据统计和分析、环境保护、路面试验、公路和港口检测设施、海岸
- 14 -
动力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条件,改善科研业务用房。
(二)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以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和优质服务为目标,以信息保障系统和共享制度体系为基础,建成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交通公共科技信息服务。
1.加快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编制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规划,形成交通科技信息资源中心。重点加强科技管理、信息服务、成果发布与技术交易等信息系统的整体开发,形成行业科技管理工作平台与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2.加强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打破科技信息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对公益性、基础性科技数据资源和工程技术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集成、高效流动与低成本使用。
3.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建设研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平台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
- 15 -
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交通行业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交通生产建设实践、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培养、锻炼和发现人才,使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脱颖而出。加快交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改善科技人才结构,着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建设科技人才梯队,促进交通科技的持续创新。
2.开发利用各类科技人才资源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结合起来,开发利用国内外科技人才智力资源。建立更加开放的科技人才引进、使用机制,通过合作研究、技术交流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科技人才为我国交通科技创新服务。采用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为基层、为交通生产建设第一线服务。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