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液压传动》第4版期末思考题和习题解
平均流速:流量与通流截面积的比值即为平均流速。
???AudAq?。 AAq4q25?10?3?4???2??0.849 m/s 2A?d60???(25?10-3) 层流:液体质点互不干扰、液体的流动呈线状或层状、且平行于管道轴线。
紊流:液体质点的运动杂乱无章,除了平行于管道轴线的运动外,还存在剧烈的横向运动。
雷诺数:由平均流速?、管径d和液体的运动粘度?三个参数组成的无量纲数,是用来表明液体流动状态的数。
3.10 如题3.10图所示,液压泵的流量q = 25 L/min,吸油管直径d = 25 mm,泵口比油箱液面高出400 mm。如果只考虑吸油管中的沿程压力损失
,当用32号液压油,并且油温为40℃时,液压油的密度
?d0.849?25?10?3??663?2320 雷诺数:Re??6?32?10 吸油管路中液压油的流动为层流。在吸油管路1—1截面(液面)和2—2截面(泵吸油口处)列写伯努利方程:
2p1?1?12p2?2?2z1???z2???hw
?g2g?g2g式中:z1?0,p1?0,?1?0(因为?1则:p2??(?gz2??2)。
?22?2?2??p)
其中:??900kg/m3,z2?0.4m,?2?2,?2?0.849m/s,
l??2750.4900?(0.849)2?p????587 Pa ?3d2Re25?102? = 900 kg/m。试求油泵吸油口处的真空度是多少?
将已知数据代入后得:
p2??(900?9.81?0.4?900?2?0.8492?587)??4767 Pa 2 答:液压泵吸油口真空度为0.004767 MPa。
题3.10图
解:吸油管路中液压油的流速:
3.11如题3.11图所示,液压泵从一个大容积的油池中抽吸润滑油,流量为q = 1.2 L/s,油液的粘度?E = 40,密度? = 900 kg/m,假设液压油的空气分离压为2.8 m水柱,吸油管长度l = 10 m,直径d = 40
第 5 页
mm,如果只考虑管中的摩擦损失,求液压泵在油箱液面以上的最大允许安装高度是多少?
11p1??gh1??1v12??p2??gh2??2v22???p沿
22式中:?1?0(因为?1??2),p2?2.8m水柱 ?0.2744?105Pa,
p1?p0?1.013?105Pa,h1?0,h2?p1?p2?1??2v22??p沿2 ?gh21.013?0.2744??105?0.5?900?2?0.9552?0.588?105??900?9.8?1.614
题3.11图
m
答:最大允许安装高度1.614m。
解:运动粘度:
??(7.31E?6.316.31)?10?6=(7.31?40?)?10?6?2.92?10?4m2/s E401.2?10?3?0.955m/s 液压油的流速:?2?q/A??2?6?40?104?d0.9554?0.04由于Re???130.8?2320
?2.92?10?4则液压油在管路中为层流,?2?2。
l??27510900?(0.955)2??0.588 沿程压力损失:?p??d2130.80.042Pa
第 6 页
第2章 思考题和习题解
4.1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结构上来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液压泵是将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系统中的油液压力能,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元件;而液压马达是将输入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扭矩和转速,是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它们都是能量转换装置。
从结构上来看,它们基本相同,都是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工作的,但是由于各自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为了保证他们具有各自的特性,在结构上有些差别。
4.2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什么?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额定压力有什么区别?
答: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负载,负载越大,工作压力越大。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值,即液压泵出油口处的压力值,也称为系统压力。
额定压力是指在保证泵的容积效率、使用寿命和额定转速的前提下,泵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压力限定值。
4.3 如题4.3图所示,已知液压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设管道内压力损失和液压缸、液压马达的摩擦损失忽略不计,而题图4.3(c)
中的支路上装有节流小孔,试说明图示各种工况下液压泵出口处的工
作压力值。
题4.3图
1
?q?F答:(a)p?0,(b)p?0,(c)pc??p??,(d),p??AcA?T??(e)p?2?T。 VM4.4 如何计算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液压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哪两方面的能量损失?产生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液压泵的输入功率为:Pi??T?2?nT, 输出功率为:P0?F??pA??pq。
功率损失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容积损失是因内外泄漏、气
第 7 页
穴和油液在高压下的压缩而造成的流量上的损失;机械损失是指因摩擦而造成的转矩上的损失。
4.5 试说明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解决办法。
答:齿轮泵要正常工作,齿轮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ε >1),于是在齿轮连续啮合转动过程中总有两对轮齿同时啮合的时段,在此时段内有一部分油液被困在两对轮齿形成的封闭油腔之内。当此封闭容积减小时,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高压,并从缝隙中流出,导致油液发热并使轴承等机件受到附加的不平衡负载作用;当封闭容积增大时,又会造成局部真空,使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分离出来,产生气穴,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提高齿轮泵的工作压力?
答: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压力油泄漏的影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自动补偿端面间隙,其装置有浮动轴套式和弹性侧板式齿轮泵。 4.7 试说明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并比较说明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和配油盘上窗口将油吸入。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往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被压出而输到系统中去,这就是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消除困油的办法,通常是在两端盖板上开卸荷槽。
4.6 齿轮泵压力的提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
第 8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