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2同步检测题第7章第2节 第2课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教版高考生物必修2同步检测题第7章第2节 第2课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1:19:29

第2课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1.隔离与物种形成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综合 A级 基础练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C ) A.基因突变 B.选择 C.隔离 D.物种分化

解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点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我国西北部的欧洲玉米螟与东部的亚洲玉米螟由于信息激素的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但外貌几乎无法辨认,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由于外貌形态相同,因此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由于具有生殖隔离,因此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C.无法判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

题号 1,2,3,8,10 6,7,12 4,5,9,11,13,14,15 并能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物个体存在生殖隔离,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是判断一个新物种的主要标准。 3.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D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传粉受精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①正确;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②正确;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由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而产生生殖隔离,③正确;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而产生生殖隔离,④正确;①②③都导致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④说明产生的后代为不可育的,因此都属于生殖隔离。

4.(2017·安徽淮北期中)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B.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C.④是指物种的多样性 D.②是内、外因素影响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自然选择,突变及迁入、迁出等。因此②包括了自然选择,突变及迁入、迁出等内外因素。 5.(2017·陕西咸阳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D.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可阻止基因交流,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

解析: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可阻止基因交流,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因为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时,才会导致生殖隔离的发生。 6.下列有关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共同进化是各种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一起进化

B.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对捕食者无此作用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D.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灭绝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没有影响

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并不只是各种生物在生存斗争中一起进化;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对捕食者也有选择作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7.(2017·广东揭阳月考)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在不断变化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B.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C.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的多 样性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8.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 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 物种

解析:地理隔离有利于生殖隔离的形成,但有地理隔离,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c与d虽然没有地理隔离,却可能因为二者之前较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形成了生殖隔离;b和d由于地理隔离的存在,可能不再是同一物种;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由于它们有共同的来源,若c和d未形成生殖隔离,则它们仍是同一物种。

9.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图 。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 是该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雀A、B的进化是否属于共同进化? 。这种新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该种群 发生改变。 (3)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

基因 甲 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1.隔离与物种形成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综合 A级 基础练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C ) A.基因突变 B.选择 C.隔离 D.物种分化 解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点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