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还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涉县的体育设施和场馆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和体育赛事的需要,因此建设一座高规格、功能全的体育场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国家的宏观形势和涉县的微观现状对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是有利的,涉县***体育场的建设,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良好的社会效益。
9
第三章 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3.1 选址概况 3.1.1 自然环境简况
涉县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位于北纬36°17′30″-36°55′00″,东经113°26′15″—114°00′00″。东与武安市、磁县毗邻,西与山西省平顺、黎城县相接,南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为界,北与山西省左权县接壤,总面积1500.8平方公里。
涉县是革命老区,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县城东距邯郸市97公里,东北距省会石家庄市262公里。交通条件便利,邯(郸)长(治)铁路蜿蜒贯通全境,阳(泉)涉(县)铁路在悬钟村与邯长铁路接轨。省级公路以邯(郸)长(治)公路(309国道)及其复线为主,与涉(县)左(权)、涉(县)林(州)、涉(县)黎(城)等公路线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各乡镇也有公路相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涉县位于太行山脉中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峰峦叠嶂,峭壁陡立,山间河谷纵横交织,盆地点缀其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羊大垴,海拔1562.9米,最低点为合漳乡太仓一带漳河河床,海拔203米。全区地貌分为:北部、西部中山区;东南低山区;漳河河谷区;中部黄土盆地区四个地貌类型区。
涉县位于北温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1956—2000年平均气温10. 7℃—14.2℃,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0.5℃—4.6℃,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3.8℃—26.9℃;年日照时数为2607.5小时,日照
10
率为59%;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9.25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无霜期为186天。年平均降水量555.10mm(1956-2000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
县域地表水系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主要有清漳河,发源山西境内,县境内全长61公里,流域面积121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7.77m3/s;浊漳河,发源于山西境内,县境内全长21公里,流域面积57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26.73 m3/s;漳河由清、浊漳河汇流于涉县合漳村东,境内全长31公里,流域面积28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44.5m3/s。此外,境内有南洺河源头—青塔河、龙虎河及其它季节性河流15条。 3.1.2 社会环境简况
涉县辖17个乡镇、308个行政村,514个自然村。全县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90.82%,200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4.6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22.58亿元,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2.02亿元,人均纯收入为6467元。涉县的工业主要有冶金、机械、建材、造纸、纺织、化肥、制药、发电等。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以小麦、谷子、水稻、豆类等为主,县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近年来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核桃、柿子、花椒等响誉省内外。另外,国家、省、市和天津市在县境内兴办冶金、发电等企业,对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全县采矿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12.7%,矿业还带动了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1.3 场址概况
本项目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体育场工程,位于涉县新城区龙井
11
大街与清泉路交叉口以西,北邻涉县文化广场,东邻龙西小区,西侧200米为疾病控制中心,南侧100米为邯长铁路,与文化广场东北面的体育馆构成全县人民生活文化体育场所。 3.2 建设条件 3.2.1 当地自然条件
涉县位于北温带,属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1956—2000年平均气温10.7℃—14.2℃,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为-0.5℃—4.6℃,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为23.8℃—26.9℃;年日照时数为2607.5小时,日照率为59%;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9.25千卡/平方厘米,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无霜期为186天。年平均降水量555.10mm(1956-2000年),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冬季平均气压962.1hpa。全年多盛行ENE风,风向频率14.1%,年静风频率为18.8%。全年平均风速为1.4m/s。
地震烈度为7度。 3.2.2 工程地质概况
涉县位于太行山脉中南部山区,地形复杂,峰峦叠嶂,峭壁陡立,山间河谷纵横交织,盆地点缀其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羊大垴,海拔1562.9米,最低点为合漳乡太仓一带漳河河床,海拔203米。全区地貌分为:北部、西部中山区;东南低山区;漳河河谷区;中部黄土盆地区四个地貌类型区。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