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TJ10项目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修改版
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第TJ10合同段 安全保证体系
⑦支架应稳定、牢固,其地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支架排距、间距、扫地杆、纵横剪刀撑设置和扣件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要求。安装后的支架不得沉陷、变形,连接应牢固,保证安全可靠。立杆间距和剪刀撑步距通过计算确定,以保证其整体稳定性;纵、横水平杆每层高度不超过2m,采用门式架搭设时,每一层必须有纵、横水平杆连接;立杆要整齐,间距均匀,保证纵、横水平杆、剪刀撑、斜撑与立杆紧贴,且与立杆交叉点必须锁扣,每层纵、横水平杆必须连接成整体;斜撑及剪刀撑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大于40度。
⑧横向1/4L、1/2L、墩台处,纵向每片腹板下须设剪刀撑、斜撑;根据支架整体的稳定性(特别是门式支架)再加设剪刀撑、斜撑;剪刀撑在纵、横断面上要贯通,即上要到顶,下要到底(指最底或最顶层支架),剪刀交叉处要用锁扣锁紧;各杆件连接材料应使用扣件、接头应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1m,在接头部位至少要设两个以上锁扣,不能使用铁丝、麻绳等绑扎。
⑨所有支架都必须预压,预压加载的顺序和重量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检查加载量测数据、弹性变形量,非弹性变形量记录表。
⑩支架平移搭设的临时支架应坚固牢靠,支架平台及人行通道上应铺满脚手板、绑牢、无探头板,并牢固地固定在支架顶层的纵、横向水平支撑上,有坡度的脚手板要防滑装置;顶部四周应设置防护栏,贝雷梁下应挂设安全网。
?支架顶部应安装平台、栏杆、梯子等防护设施。同时,应设置专用爬梯,用于工人上下。
?满布支架的地基表面应平整,并应有防排水措施;满布支架位于坡地上时,宜将地基的坡面挖成台阶;在软弱地基上设置满布支架时,应采取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
?梁式桥跨越需要维持正常通行的道路时,对其现浇支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并应设置必要的交通疏导标志,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
?支架搭设、拆除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证书;脚手架应按施工方案进行专人负责指挥,拆除时设围栏,指定专人警戒。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7. 2.13悬灌法施工连续梁安全技术措施
?挂篮拼装及悬臂组装中,危险性较大,在高处及深水处作业时,应设置安全网,满铺脚手板,设置临时护栏。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悬臂浇筑施工的挂篮,其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 20 -
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第TJ10合同段 安全保证体系
?挂篮与悬臂梁段混凝土的重量比不宜大于0.5,且挂篮的总重应控制在设计规定的限重之内。
?挂篮的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应不大于20mm。
?挂篮在浇筑混凝土状态和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斜拉水平限位系统的安全系数及上水平限位的安全系数均不应小于2.
?挂篮的支承平台应有足够的平面尺寸,应能满足梁段现场施工作业的需要。 ?挂篮模板的制作与安装应正确、牢固、安装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后吊杆和下限位拉杆孔道应严格按设计尺寸正确预留。
?挂篮应进行试拼装。挂篮在现场组拼后,应全面检查其安装质量,并应进行模拟荷载试验,符合挂篮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挂篮的底篮下放时,底篮前后端必须对称同步下放;使吊带均匀受力。
?侧模下放时松手拉葫芦时应确保相对同步下放,使手拉葫芦均匀受力;外侧模手拉葫芦钢丝绳与吊点之间必须进行支垫保护.。
⑴轨道前移前必须进行轨道前移检查,轨道面必须上黄油,以减少机械的摩擦及损伤;主桁前支点顶起和下放时千斤顶应同步均匀。
⑵轨道前支点下必须使用钢枕规范支垫,不得用枕木,轨道下方枕木须垫井字形,每条轨道不少于4道。
⑶锚固轨道时应在上下锚杆上做好标记(连接器长度的一半),保证上下锚杆接入连接器的长度一样。
⑷挂篮前移必须严格遵守三检制度,检查内容均由工班检查、工班长复检,现场施工员复核检查。
⑸挂篮前移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号令,并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各部位人员定员定岗。
⑹移机时油缸角座销子必须为配套的销子,不得用精轧钢或其他销子代替。
⑺移机到位挂篮调整就位后,必须及时安装后锚锚固,锚固数量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⑻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挂篮后锚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前支点钢枕应按设计要求配置足够,支垫应密实牢靠、平顺,挂篮吊带应全部紧固受力,各部位千斤顶应全部松开,吊带销应全部上好保险销,外侧模支腿支垫应密实牢靠,外侧模对拉杆应紧固。
⑼后锚扁担梁精轧钢应拧出螺母3cm以上,并应进行双螺帽安全设置。
- 21 -
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第TJ10合同段 安全保证体系
⑽挂篮各种高强度构件如精轧钢,连接器等不允许有被电焊、风割的现象。 7.3 特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7.3.1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①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安全用电二级责任制度。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②施工现场必须定期对各施工用电箱、用电线路进行检查,不合格必须整改。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③配电箱、开关箱送、停电的操作顺序为:送电: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④电器设备和线路绝缘必须良好,并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部分,可能由于绝缘损坏而带电的必须采取保护零措施,接保护零线,不准接入工作零线。
⑤在跨越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6mm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25mm2。
⑥配电柜正面的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或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m,双列面对面布置不小于2m。
⑦配电室围栏上端与其正上方带电部分的净距不小于 0.075m;配电装置的上端距顶棚不小于0.5m
⑧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见表8-2-1;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见下表。
建工程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1 4.0 1~10 6.0 35~110 8.0 220 10 330~500 15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 最小垂直距离(m) <1 6.0 1~10 7.0 35 7.0 - 22 -
广中江高速公路项目第TJ10合同段 安全保证体系
⑨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见表8-2-3规定。
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kv) 安全距离(m) 沿垂直方向 沿水平方向 <1 1.5 1.5 10 3.0 2.0 35 4.0 3.5 110 5.0 4.0 2m 6.0 6.0 +330 7.0 7.0 500 8.5 8.5 ⑩施工规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见表8-2-4;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间距不得小于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0.5m。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见表8-2-5。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 最小安全距离(m) ≤10 1.7 35 2.0 110 2.5 220 4.0 330 5.0 500 6.0 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m)
排列方式 高压与低压 低压与低压 ⑴电杆的拉线宜采用不少于3根D4.0mm的镀锌钢丝。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30-45°之间。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1m。电杆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过,应在高于地面2.5m处装设拉线绝缘子。
⑵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⑶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缆外径的1.5倍。
⑷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 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lm。 7.3.2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要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状态良好,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停放位置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严
- 23 -
直线杆 1.2 0.6 分支或转角杆 1.0 0.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