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总复习资料
毛益。但是,随着销售量的增加,企业贡献毛益总额将会增加,进而使其可实现利润增加,或者亏损减少。
利润(或亏损)变动的百分比 销售量敏感系数?
销售量变动的百分比
(3)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 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随着单位变动成本的提高,每单位产品...........所产生的贡献毛益随之降低,因此需
要更多数量产品的贡献毛益来弥补固定成本,所以损益平衡点会相应地提高。随着单位单位变动成本的提 高,表现为总成本线的斜率变大,原有的销售收入线与新的总成本线相交时对应的损益平衡点提高。而且, 在一定销售量下可以实现的利润将会降低,或者亏损将会增加。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
利润(或亏损)变动的百分比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百分比
(4)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也就.........是说,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越大,
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就越高。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增加,企业损益平衡点销售量 和销售额就会越大,因为其需要更多数量产品所形成的贡献毛益来弥补固定成本。随着固定成本的增加, 总成本线的位臵会平行上升,从而与原有的销售收入线相交于更高的点上,即损益平衡点提高。而且,在 一定销售量下可以实现的利润将会降低,或者亏损将会增加。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
利润(或亏损)变动的百分比 固定成本变动的百分比
11、有关因素变动对损益平衡点和利润的影响(★★★)
项目 单位销售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销售量 损益平衡点 反方向 同方向 同方向 不影响 利润 同方向 反方向 反方向 同方向 12、损益平衡分析对决策的意义(★★★) (1)成本结构决策......
成本结构是指企业中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其具体情况影响着企业在不同产销量水平 上的损益平衡点和获利能力 (2)生产决策.... 生产决策是指短期内在生产活动中围绕是否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生产多少等问题而进行的 决策,例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有关产品是否深加工决策、零部件取得方 式决策等。 (3)定价决策....
企业必须为其产品或劳务定出合理的销售价格,除了可以在预期销售量下抵偿总成本外,还应当能够 保证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
13、损益平衡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 损益平衡分析以数量模型和图示方法,揭示了成本、贡献毛
益和利润等有关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可
以为不同备选方案的选择提供必要的衡量标准,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决策分析之中。 (1)成本结构决策...... 不同的成本结构虽然可以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价格和业务量方面保持一致,但在利润大小及其 稳定性方面往往表现出差异性。为了比较不同成本结构方案的优越性,可以借助损益平衡分析的原理来进 行评价。(具体应用见课本P290例9.11) (2)生产决策....
在生产决策中运用损益平衡分析,通常是以数量模型或图示方法描述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
36
存关系,从而确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亏损界限,掌握企业的最优生产规模,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以 做出合理的选择。(具体应用见课本P291 例9.12) (3)定价决策.... 定价决策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适当的定价,保证企业获取最大的 利润。由于损益平衡分析涉及产品销售价格、利润等有关因素,因此企业可以借助该分析方法来做出恰当 的定价决策。(具体应用见课本P292 例9.13) 14、损益平衡分析的局限性(★★★) (1)静态分析....
损益平衡分析师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考察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法。 (2)短期分析....
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方法,主要关注企业在一个特定期间内(通常是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 的经营活动。 (3)一次线性分析......
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缺少客观性、准确性。
第十章:标杆分析
1、标杆分析概念(★):就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 ..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2、标杆管理的分类(★★★) (1)内部标杆分析......
内部标杆分析是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是最简单、最易操作的标杆分析方式之一。 (2)竞争标杆分析......
竞争标杆分析是以竞争对象为基准的标杆分析。 (3)职能标杆分析......
职能标杆分析是以行业领先者或者某些企业的优秀职能运作为基础进行标杆管理。 (4)操作性标杆分析.......
操作性标杆分析是一种注重公司整体或某个环节的具体运作,找出达到同行最好水平的运作方法。 (5)战略性标杆分析.......
战略性标杆分析是在与同行业最好企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关注企业如何发展,明确和改进 公司战略运作水平。
3、 标杆分析的五大阶段(★★★)
阶段,标杆分析准备阶段;阶段,内部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外部数据收集与分析;阶段,..1...2...3...4.. 改进项目绩效;阶段,持续改进。 ..5.4、 标杆分析计划阶段( ★★★) (1)明确标杆分析的对象......... (2)获取决策层支持.......
明确标杆管理的具体对象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使标杆管理项目获得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并要 求领导从组织结构上予以保证。最为重要的是,标杆分析的成果只有在决策管理层的支持下才能发挥实质 性作用。 (3)制定评测方案...... (4)制定数据收集计划........
第一,确定标杆管理项目在组织内部其他单位如何运作的信息(即内部标杆管理):收集各种公开发
37
表的有关组织的相关信息,收集未公开发表的信息(即对内部组织进行探索性研究)。 第二,标杆管理项
目在组织外部的其他单位或地点运作情况信息(即外部标杆管理):收集各种公开
发表的有关外部组织的相关信息,收集尚未发表的信息(即对外部组织进行探索性研究)。 (5)与专家一起审定计划......... (6)评定标杆管理项目........
这里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制定数据收集工作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数据收集质量;制定 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表格和模板;对管理项目进行评定;建立标杆管理数据库;形成评测矩阵;具体实施组 织变革方案的早期工作。
5、 内部数据收集与分析(★★★) (1)收集与分析内部公开信息...........
本阶段就是严格执行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工作。 (2)选择潜在的内部标杆分析伙伴.............
选择内部标杆合作伙伴时,应该选择那些愿意与标杆管理项目小组共享信息的合作伙伴。 (3)收集内部第一手研究信息...........
一手研究信息是指没有现成的资料,对任何组织尚未公开发表的内容。 (4)进行内部访谈与问卷调查...........
标杆管理活动进行到此,项目小组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标杆项目在自己内部与合作伙伴单位之间存在 差距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5)建立内部标杆管理委员会........... 对于有些标杆管理项目,由来自每一个内部合作伙伴的代表以及其他技术专家组成标杆管理委员会, 对于标杆管理项目来说可以更好地进行,使得项目的成功可以更好地得以应用,各部门均受益。 (6)进行内部标杆管理现场考察............ 在内部标杆合作伙伴单位之中,需要对其中某些伙伴进行现场考察。 6、 外部数据收集与分析(★★★) (1)收集外部公开发布的信息...........
外部公开数据的收集相对容易,只要根据先前确定的与标杆管理项目相关的外部公开出版物,进行数 据收集即可。 (2)收集外部一手研究信息.......... 第一,更新标杆管理计划并从外部专家那里获取相关数据。第二,与外部标杆管理合作伙伴交换信息。第 三,对外部顾客进行调查。第四,购买竞争对手产品。第五,对竞争对手产品进行“逆向工程”。第六, 更新标杆数据库。
7、 改进项目绩效( ★★)
(1)确定改进方案(2)制定实施方案(3)改进方案获得决策层通过(4)执行方案并评估效果 8、 持续改进(★★) (1)维护标杆管理数据库......... 标杆管理小组花了大量资源建立了标杆管理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持续维护与更新,能够节约时间和 资源。 (2)实施持续绩效改进........ 一旦行动方案得以付诸实施并且运行良好,标杆管理项目小组就可以解散了,标杆管理绩效持续改进 的工作与责任应该全部或部分移交给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的部门。
38
3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