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构化学习题答案第4章
CO 的 MO 符号:1?22?23?24?21?45?2 或 KK3?24?21?45?2 CO 的能级次序:1?<2?<3?<4?<1?<5??
?
HF 的 MO 符号:1?22?23?21?4 或 KK3?21?4 HF 的能级次序:1?<2?<3?<1??
?
CO 的最高占据轨道是 5?,和 N2 相似,以端基配位。此外,CO 具有极性,且 C 端带负电荷,形成配键的能量比 N2 强。而且 CO 与 N2 是等电子分子,且 C、N、O 为同周期邻族元素,故电子结构类似。异核双原子分子没有中心 对称性,故与 N2 又有区别。
4、结合 H2+分子的能量曲线,讨论双原子分子振动和转动的谐振子和刚性转子
模型的合理及不足。
答:双原子分子振动是指两核的相对伸缩运动。 (1)谐振子模型 把双原子分子的振动看作一个谐振子。 经理论推导可得谐振子的振动能量为:
1
Ev ? (v ? )h??0
2
v=0,1,2??称振动量子数
1 k ?0 ??2??? 称为特征振动频率。 其中
k 为分子中化学键的力学数,它的大小标志着化学键的强弱,μ 为约化质量。 不同的振动量子数,对应不同的振动能级,对应不同的振动状态,即分子的 振动能量是量子化的。
* 注意当v=0时Ev ? 0,即最低振动态的能量不为0。
1 ?E ?0 h 0 ?
2 称为零点振动能,这是测不准关系的必然结果
v
7 3———————————— Ev
Δ Ev
?
h?02
5
2———————————— h?0
2
hυ0
3
1———————————— h?0
2
hυ0
hυ0
1 ?h?02 0————————————
特点:振动能级是等间距排列的。
(2)振动能级的跃迁选律 但并不是任意的振动能级
间都可以发生跃迁。
跃迁选律:只能偶极矩随核间距变化而变化的分子可能发生振动能级的跃 迁。
①非极性分子 Δυ=0 ②极性分子
对极性分子:Δυ=±1
即非极性分子没有纯振动光谱
Δυ=±1 即只有相邻能级之间的跃迁才是允许的。
v? ? v ? 1
?Ev ? (v? ? v)h?0 ? h?0
~ ? ?E? ? ?0 ? ?~ ?0
hc c k ~ ??1 ??0
2?c ??
∴按谐振子模型处理,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只有一条谱线
?
E2
E1
图 4.2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图
综上:由 H2+分子的能量曲线按谐振子模型和刚性转子模型得到的振—转光谱由
P 支、R 支组成谱带,间距均为 2B,这些规律与许多极性分子的红外光谱 相等。
5.试以 H2 分子为例比较 MO 法和 VB 法,讨论分子结构的异同点。 答:分子轨道理论以单电子在整个分子范围内的可能运动状态—分子轨道为基础
讨论分子的电子结构,价键理论则以分子中直接键联原子间的双电子键波函 数为单位讨论分子的电子结构。因此,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在研究分子 中的电子状态是分别具有“定域”和“离域”的特征。
以氢分子为例,MO 法得到的双电子波函数为:
1 Ψ S(1,2)=Ψ 1σ g(1)Ψ 1σ g(2)= [υ a(1)+υ b(1)][υ a(2)+υ b(2)]
2 ? 2Sab
1 [υ a(1) υ b(2)+ υ b(1) υ a(2)+υ a(1) υ a(2)+υ b(1) υ b(2)] = 2 ? 2Sab
与 VB 法相比,多了后两项。后面这两项描述了两个电子出现在同一原子轨道的
情况,在 MO 法中前两项描述的氢分子化学键中的共价键成分与后两项描述 的离子键成分是等同的,夸大了离子键的贡献。而 VB 法中说明价键理论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