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教学评价的探索陈忠汉语文教学论文文档

语文教学评价的探索陈忠汉语文教学论文文档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0:49:29

语文教学评价的探索

乐从小学 陈忠汉

自从学校开展“探索教研新路,聚焦问题研究”课题研究以来,我对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关于怎样构建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本人有以下点滴体会。

一、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很少,也就是说,往往只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以考试为主,即单元、期中、期末几种考试形式,而这几种考试形式都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结果作出价值判断。

终结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发挥诊断、激励、预测等方面功能,不可缺少。但教师们往往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价,以为它能从总体上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并以此牵制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也以此获得好的工作评价和荣誉。

但是,终结评价只能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完成后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无从了解学习过程中的情况。一般来说,终结性评价在进行评价时不可能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作为评价内容,而要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作为评价内容。比如,学生一学期学了312个字,在期末考试时,不可能全拿来考试,而要选择其中的极少一部分生字来测试学生。这样做可能会影响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无法了解学生学习生字的具体情况,如识字量、识字的快慢以及识字的方法等。而

1

且由于时过境迁,教师无法在教学中进行及时地补救、改进和调整,在小学生看来,对于终结性评价,他们想要知道的只是评价结果——考试分数,很少注意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这往往也会影响评价功能的发展。

光靠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是不恰当的,过程性评价才能使评价者及时获得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过程性评价应该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如检查预习、随机提问、课堂练习、随机抽测、小考、实验、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都可以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如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只能了解学生理解文章的准确程度,而不能知道学生的阅读速度、方法等其他因素。在过程性评价中则能做到,老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写出答案,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查看一些学生,既可以看到答案的正确与否,又可以看到写出答案的快慢,还可以发现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从而综合起来评价阅读能力。这样,显然会更科学。

总之,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各有利弊,二者都不可缺少,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获得科学准确的评价结果。

二、兼顾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领域,人们一直把眼光盯在课堂教学上,无论是对教师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价还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都局限于课内,很少进行课外教学的评价。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实施小学语

2

文教学评价是必要的,但又决不能完全忽略课外的评价。从小学语文学习角度来看,有很多学习活动在课外进行,如预习、复习、做作业、课外阅读、习作等。这些活动也会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语文知识的获得靠点点滴滴地日积月累,语文能力的养成更要靠坚持不懈的练习与实践,这都离不开课外的学习和语文实践如:可以肯定学生的交流成果;可以肯定学生积极参与交流的态度;可以肯定学生交流过程中尊重他们的行为意识;可以肯定学生勇于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一代名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教学课上不经意中叫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音质悦耳、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我还见过有的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大量的实践证明,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相信自己,积极向上的品格,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因此,只有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内和课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才会使评价全面、准确。

3

三、思想在评价碰撞中成熟,智慧在评介交流中生辉! 教师要在文章的整体性把握与局部语言的揣摩品读中寻找结合点,把自己理解的东西有效地进行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有时间和机会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积累语言,沉淀文化,形成语文能力。为了让教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变成学生自己的感悟,教师要在解读文本后找到教学的切人点,找到文眼,并根据“点”和“眼”来设计中心问题,牵动全文的学习,让学生圈点批注,学习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2012年 11月10日上午,在南海区西樵镇教育局黄浩森主任的带领下,西樵镇40多位老师来到东平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的联研活动。西樵镇第一小学李荣三校长、西樵镇教育培训基地丁志群校长以及乐从镇教育局股长周存辉特级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西樵民乐小学郭萌老师认为这节课的教学做到了给学生“留下了语言,留下了印象,留下了感悟”,并针对一些细节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周存辉特级教师在评课时强调: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教给学生所需,这是教师要坚守的理念。谢立清校长也就这节课进行了评价,他认为,教学细节就是教师本身素养的呈现,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指向是否明确?衔接评价语言是否自然,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于课堂上的生成要善于深究细挖,珍惜学生的真实体验,在训练中确确实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新课标十分明确地提出:“不要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也就是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评价的探索 乐从小学 陈忠汉 自从学校开展“探索教研新路,聚焦问题研究”课题研究以来,我对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不断进行探索和思考。关于怎样构建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本人有以下点滴体会。 一、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很少,也就是说,往往只注重教学结果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以考试为主,即单元、期中、期末几种考试形式,而这几种考试形式都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最终结果作出价值判断。 终结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发挥诊断、激励、预测等方面功能,不可缺少。但教师们往往过于看重终结性评价,以为它能从总体上了解学生的语文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