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心谋划木材储备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精心谋划木材储备战略
作者:柏方敏
来源:《林业与生态》2014年第10期
木材作为当今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之一,是唯一绿色、可再生、可降解和可循环利用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建设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对于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维护国家木材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作为林业大省,应当积极作为、精心谋划,全力做好木材战略储备工作。 长远眼光引领木材储备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方略。由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平衡、林地单位产出低等原因,过去5年来,我国原木和锯材进口占世界贸易量的1/3以上,2012年进口木材2.35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需求量的近一半之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木材进口国。同时,国内木材刚性需求还在持续增长,木材供需矛盾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我国木材结构性短缺相当突出,大径材、珍稀树种用材少。全球有86个国家和地区限制或禁止珍稀和大径级原木出口,国际CITS公约对220个树种木材限制贸易。少数国家别有用心,在木材进口问题上炮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木材生产已从一般的经济问题变为重大的战略资源问题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只有立足国内资源,加强森林培育,才能长期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建设绿色湖南的好抓手。近年来,湖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然而全省森林资源还存在整体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例较大、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林分中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占的比重偏大,其他树种特别是珍贵树种占的比例小,树种结构不尽合理。世界上目前有3个国家森林蓄积量每公顷超过300立方米,是湖南省的5倍至6倍。因而,湖南森林资源培育的潜力还很大,树种结构的调整空间也不小。这就要求湖南以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为契机,以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为途径,对林分进行提质培优,优化林分结构,培育大径材和珍稀材,通过扩总量、调结构、提质效,打造湖南林业升级版和精华版,推进林业发展方式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绿色湖南”建设贯注重要的绿色活力。 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是深化林业改革的强推力。“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制度,创新和完善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治理体系”,是今后林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这一体系中,国家储备林建设是一项重要制度。国家将划定的储备林纳入中央财政物资储备支持体系,实行契约管理、代储代管、轮换动用和市场调控。这项经营管理制度的成功实践,拉开了林业调结构、转型发展的大幕,对于下一步改革生态修复、森林经营和生态补偿制度等起到了先行先试。同时由于项目实施的主体是国有林场,能够为林场生产服务、职工造福,对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全局谋划推进木材储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