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茶谚语及其与茶文化关系浅析

茶谚语及其与茶文化关系浅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2:31:06

四、茶谚语的分类

茶谚语是谚语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来源于茶叶生产实践和茶叶饮用,是茶叶生产经验和茶叶饮用的概括或表述,就其内容或性质也大致分为如上两大类,每类又可以细分若干子目。现当代茶谚内容涉及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制作,茶叶饮用,茶叶贮藏,茶叶贸易等诸多方面。

(一)茶树种植 1、种植方法

【法如种瓜】见于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意即种茶如种瓜。 【孤子不生】茶籽单粒播种难出土。

2、经济效益

【千茶万桐,一世不穷】全句原为:“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西、湖北等地。意为杉、松、桐(油桐)、茶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多种可以致富。

【千茶万桑,万事兴旺】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西、湖北等地。意为多种茶、多种桑(养蚕)均是致富之道。

【2】 【一片茶叶七粒米】流行于浙江嵊州一带。茶叶的经济价值比粮食作物要高。

【有山不种茶,放着钱不拿】流行于湖北鄂州一带。 【栽栗树,兴茶园,吊起石磙吃三年】流行于湖北鄂州一带。

【四旁中桑,吃用不慌】茶树与桑树混种,因为两种都是较高的经济作物,吃穿就不用愁了。

3、种植时节

【正月栽茶用手捺】全句为:“正月栽茶用手捺,二月栽茶用脚踏,三月栽茶用锄夯也夯不活。”主要流行于浙江瑞安等地。

【槐树不开花,种茶不还家】主要流行于广西一带。意即槐树在夏天开花,趁着槐树尚未开花,赶紧种茶而不回家,也意味着槐树一开,种茶即迟。

9

4、种植环境

【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主要流行于福建等地。【1】意思是说阳坡宜种茶,阴坡宜种杉。阳坡气温高,日照强度大,春秋季茶树长势尤旺。而冬季阴坡的茶树易受冻害。类似的谚语还有“向阳好种茶,背阴好插柳”。 【茶桐要籽多,栽种在岭坡】流行于广西地区。【2】

【高山生漆低山麻,阳坡桐子阴坡茶】流行于陕西安康地区。

【桑栽厚土扎根牢,茶种酸土呵呵笑】主要流行于浙江西部等地。意思是说栽植桑树土层宜厚,而茶树却喜欢酸性土壤。类似的谚语还有“土厚种桑,土酸种茶”、“沙土杨梅酸土茶”,流行于广西等地。“油砂土茶香, 死黄土茶苦”。 【桑栽红土麻偏沙,酸性疏松好种茶】流行于湖北鄂东一带。【2】

【高山多雾出名茶】主要流行于浙江天台等地。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对茶树生长有利,且空气湿度大,使叶片生育好,持嫩性强。高山日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利于提高茶的香气。类似的谚语还有“高山云雾出名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指高山上云雾多、湿度大,光照好,有利于茶叶生长, 茶树是喜阴植物,“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概括了茶树对环境的要求,明确指出优质茶叶产于向阳山坡有树木荫蔽的生态环境,就容易生产出好茶叶。类似的谚语还有:“自古高山出好茶”。

【2】 【平地有好花,高山有好茶】流行于浙江绍兴一带。高山出产优质名茶, 平

原地带生长漂亮的花朵。大概伟人的后代必出英.美妇人必养倩女儿吧。【16】 【茶树最糊涂,宜露又宜雾】流行于浙江等地产茶区。说出了茶树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

【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最早将茶引入宗教的是道教。早在唐代时,道士喜饮茶者已比比皆是。道士们品茶,也种茶。凡在道教宫观林立之地,也往往是茶叶盛产在佛教昌盛的唐代,饮茶尤为僧家所好。僧众坐禅修行,均以茶为饮。其中除提神外,也以茶饮为长寿之方。那时僧众们非但饮茶,且广栽茶树,采制茶叶。在我国南方,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茶园,而众寺僧都善采制、品饮。所谓\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名山名茶相得益彰。 【高山茶叶,低山茶子】流行于浙江江山一带。高山上适宜种茶,而低山则不适宜,就算种出来也长不好,多节茶籽。

10

【一方种, 一方茶】客家茶谚,意思是说形成在一个区域的茶种, 不仅在形态 特征、生物学特性上有别于其它茶种, 而且适制性也有所不同。

【要想茶叶发得好, 三晴四雨最为高】客家茶谚,说的就是在雨量丰沛、云 雾较多的地方, 即漫射光充足的地方茶树芽梢表现生长快、嫩度好的现象。[5]类似谚语有“若要叶质嫩, 不离雾与云”,“茶树开花天气晴, 来年茶子好收成”。 【平土栽得困,坡土栽得栋】流行于湖南安化地区,意在说明茶树应种在缓坡上。

【雪前冷,冻阴坡;雪后冷,冻阳坡】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一般阴坡的茶树受冻害叫重,阳坡的茶树受冻害较轻。下雪后,阴坡茶树有积雪覆盖可免于受冻;而阳坡上的雪因气候较高已融化,再遇寒冷,茶树便会受冻。

【茶怕干冻】浙江谚语。茶树不宜生活在干燥,寒冷的地区。类似的谚语还有:“茶树不怕冷,就怕干风冻。” 【春雨多, 茶换蔸】客家谚语,谚语从茶树生长发育的角度, 指出春季雨水多有利于茶树抽发新梢, 俗称“换蔸”。类似谚语“夏雨少, 发不了”。[5] 【种茶一二天,摘茶数百年】流行于潮州。茶树是常绿多年生植物,可活数百年。

(二)茶园管理

1、松土的重要性

【三年不挖,茶树摘花】主要流行于浙江余杭等地。意即茶园三年不挖地,茶树就无茶可采,只长茶花了。类似的谚语还有:“三年不挖,茶树摘花”、“三年不挖,茶树扎花”,均流行于浙江杭州等地。

【若要春茶好,春山开得早】主要流行于浙江嵊州等地。“开春山”即茶园内的春季耕锄,一般结合除草施肥进行,以达到疏松土壤,铲除春草,提高土温,促进茶树萌芽的作用。“春山开得早”意在不延误农时。

【春山挖破皮,伏山挖见底】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挖破皮,谓耕锄得较浅。挖见底,谓耕锄得较深。意即春耕不能太深,否则损伤根系。伏耕则应深耕。

11

【茶地晒得白,抵过小猪吃大麦】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茶地晒白”为茶园伏耕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可增加土壤肥力,利于保蓄水分。大麦是小猪的精饲料,猪吃猪饲料长势必好。全句意为茶园伏耕中的底土翻白,对茶树的效果来说,胜过小猪吃大麦。

【要吃茶,二八挖】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意即农历二月的春耕和八月的伏耕有利于茶叶的增产。

【动动铁器,三分壮气】主要流行于浙江东阳等地。铁器,耕锄用的铁齿耙,强调茶园耕锄的重要性。类似的谚语有“见铁三分肥”。

【秋冬茶园挖得深,胜于拿锄挖黄金】主要流行于安徽等地。说明茶园耕耘的重要,秋冬的耕耘,有助于土壤的疏松、通气,为来年的茶叶丰产创造了条件。 【锄头底下三分水】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意为通过耕锄可提高茶园土壤的保蓄水能力。耕锄给土壤创造了良好的通气透水条件,故提倡耕锄。

【七挖金,八挖银,九冬十月了人情】流行于湖北吉安。说明茶园伏耕应在农历七八月份进行,这样才能达到茶叶增产的目的。类似谚语:“十冬腊月挖茶园”或是“开过年,挖茶园”,三峡地区茶农的习俗。“七挖金,八挖银,九十月挖的【1】【14】不如屋里闲”。流行于浙江嵊县。

【茶山不用粪,一年三届钉】“钉”即中耕之意,茶山能勤于中耕,强调给茶树松土翻耕的重要性。

【茶地不挖,茶芽不发】茶园不挖,其土壤就不疏松,这样土壤就不通气,不能蓄水,从而降低土壤肥力,使茶树不能正常发芽甚至几乎不发芽。

【三年不挖, 茶树喊妈】客家茶谚,即不及时中耕, 就会降低产量。类似谚语,

【5】“茶山不要粪, 一年三次锄”。

【茶山隔年铲,收成一定减】隔年,指第二年才给茶园松土,即耕耘时间迟,这样茶叶就会减产。

【茶树年年铲,松枝年年砍】流行于广西,给茶园耕耘很重要,每年都应该进行。

【七挖金,八挖银,不挖茶园成草林】流行于浙江淳安,对茶园进行耕耘,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也可以减少害草的发生。

12

搜索更多关于: 茶谚语及其与茶文化关系浅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四、茶谚语的分类 茶谚语是谚语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来源于茶叶生产实践和茶叶饮用,是茶叶生产经验和茶叶饮用的概括或表述,就其内容或性质也大致分为如上两大类,每类又可以细分若干子目。现当代茶谚内容涉及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制作,茶叶饮用,茶叶贮藏,茶叶贸易等诸多方面。 (一)茶树种植 1、种植方法 【法如种瓜】见于唐代陆羽《茶经·一之源》,意即种茶如种瓜。 【孤子不生】茶籽单粒播种难出土。 2、经济效益 【千茶万桐,一世不穷】全句原为:“千杉万松,一生不空;千茶万桐,一世不穷。”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西、湖北等地。意为杉、松、桐(油桐)、茶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多种可以致富。 【千茶万桑,万事兴旺】主要流行于浙江、江西、湖北等地。意为多种茶、多种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