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103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在中国,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分数:2.00)
A.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B.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凯洛夫的《教育学》 解析:
3.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 (分数:2.00) A.上层建筑说 B.生产力说 C.多质说 √ D.本质规定说 解析:
4.以下对于人口状况与教育发展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人口数量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 √ B.人口就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内部结构 C.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 D.教育的发展可以改善人口素质
解析: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规模和投资的最终决定因素。 5.根据劳动力市场理论,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 ) (分数:2.00) A.正向关系 B.负向关系 C.无关 D.不确定 √
解析:解析: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育与工资有关系但并不确定是什么关系。
6.我国古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说法,突出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分数:2.00) A.遗传 B.环境 √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
7.有关多元智力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七种完全独立的智力
B.智力是多方面的,我们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当然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
C.多元智力的本质在于承认智力是一种整合的能力 D.多元智力理论是传统智力理论的代表 解析:
8.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分数:2.00) A.发展生产力 B.巩固社会制度
C.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D.提高人的科学人文素养 解析:
9.持有“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观点的教育家是( ) (分数:2.00) A.卢梭 B.涂尔干 C.夸美纽斯 √ D.杜威
解析: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的观点。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 ) (分数:2.00) A.1949年10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10月 √ D.1958年9月 解析:
11.学科的设置和安排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分数:2.00) A.课程计划 √ B.课程标准 C.教学内容 D.教科书 解析:
12.关于数学教育,中学教学要求应在小学阶段掌握数学运算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掌握方程的运算,这体现了课程目标的( )特点。 (分数:2.00) A.跳跃性 B.层次性 C.递进性 √ D.完善性 解析:
13.下列主张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分数:2.00) A.温故而知新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 D.上施下效 解析:
14.下列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分数:2.00)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暗示法 √ 解析:
15.班主任在与小明谈话时说:“根据前段时间你的表现,虽然学习效果不很理想,但非常努力,如果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其中的评价属于( ) (分数:2.00)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 C.终结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
解析: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即时的反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16.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 (分数:2.00)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评价法 √ D.自我教育法 解析:
17.人格感化是( )的方式之一。 (分数:2.00) A.示范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 C.自我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解析:
18.以下最能体现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的是( ) (分数:2.00) A.传道 B.授业 C.解惑 √ D.排忧 解析:
二、 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
19.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0.试析“没有学过教育学,教了几十年的课一样能办好教育”这一观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1)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有教育实践是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践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探索。教育工作者应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才能避免盲目探索,更有效率地实现教育目的。 (2)教育理论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掌握教育原理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还可以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教育实践难以取得成效。) 解析:
21.在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所以是人类最好的教育。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1)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只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进行的,教育也就没有阶级性,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题干前半部分“在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是对的。 (2)但是,在原始社会,不管是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形式等方面,都是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的,所以说这种教育并不是人类最好的教育,故题干的后半部分是错的。) 解析:
三、 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
22.试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外在的和内隐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为人接受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 解析:
23.简述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将全部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这三个领域。 (2)以外显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对象。 (3)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结构的。 (4)教学目标是超越内容的。 (5)教学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 解析:
24.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可接受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
四、 分析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
25.必答题(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6.试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的教育目的。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把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看作教育的目的,认为社会也要为人的发展而存在、延续,认识到教育培养人的职能,主张发展个性,提高人的价值,有可取之处。在历史上,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促进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归到人间,起了重大的历史奠基作用。 但不正确地忽视或排斥教育为社会需要服务的职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具有片面性。激进的个人本位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求,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需要当作教育目的,认为个人应该为社会而生存、发展,同社会的共同生活相协调。这无疑是有道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