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制度
输出、会计政策的设定等。数据审核员要根据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制度的要求,严把审核关,维护财经法规和制度的严肃性。
(1)数据审核员岗位的职责主要有:
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原始凭证,及时将审核过的原始凭证交系统操作员输入计算机。
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输入后登账前的会计数据和输出的会计凭证、各种账表。
根据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核本单位会计政策的合规和合法性。 根据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的需要,及时调整、修订计算机中所设置的有关会计政策。
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2)数据审核员岗位的权限主要有:
有权设置属于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保密口令。
有权拒绝接受不符合法规制度的会计信息进入计算机管理流程。
有权根据制度和管理的需要,审核、调整会计电算化管理流程中的会计政策设置。
有权拒绝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运行。
三、附则
1.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进一步明确会计电算化工作责任制,特制订本制度。
二、会计电算化软件及审批
公司会计电算化软件是采用××财务软件系统××版本,是经过财政审批认可的通用财务软件,使用方便灵活,功能强大,可以完全代替手工记账核算。计算机全部代替手工核算,所有会计人员必须获得《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财务软件要有财政部门评审证明,要有《会计软件安装许可证》,同时手工核算要与计算机核算必须并行运行3个月以上,保存有完整的与手工处理相一致的数据,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三、计算机的硬件管理
财务管理用计算机实行专机专用制度,指定一名会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管理,财务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不得使用该计算机。计算机的各项设备必须配备齐全,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稳压电源(需带延时功能)、专用柜和空调等设备,要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安装调试。操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不得私自拆看和维修。房间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保养维护机器,使其处于完好状态。需要维修时,要派专人到指定维修部门检修,检修前要全面做好数据备份。
四、计算机财务软件管理
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安装需由软件公司进行,投入运行后,不得自行改动,包括程序和数据库,财务软件有新版本时,也由软件公司来人更换、调试。
会计数据和软件,要保证安全可靠,指定专人管理、专人负责,财务软件加密盒除财务操作人员使用外,不得交由他人保管和使用,防止其他人员打开和使用财务软件程序。除计算机自动备份外,每月终了在结转完账务后,要在软盘上备份保存数据,包括账务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系统、报表系统。年度终了,将所有数据备份到光盘,作为会计档案保管。所有操作人员,都要做好上机操作记录,包括上机时间、关机时间、操作人员姓名、操作内容以及其他需要记录的项目。
五、财务软件的操作管理
1.操作程序。
首先要进行财务软件初始化,然后要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立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要一次建立完整,会计科目编号要按制度规定执行,科目要用全称,不得简写。在日常操作中,开机时,按稳压器——显示器——打印机——主机顺序进行;关机时,同开机顺序相反。在每月的具体操作中,原始凭证报销,经过会计审核无误盖章后,
交由录入人员录入计算机,打印输出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连同所附原始凭证再返回会计,审核无误签章后,出纳人员方可报销结算。在结账之前,必须把当月的所有记账凭证录入完毕。凭证录入人员、审核人员、出纳员的分工按其操作工作职责进行,录入人员和凭证审核人员必须分开,两人单独进行,不得以他人名义进入计算机系统,对财务软件进行操作。
2.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按操作人员分工,设电算化“电算主管”、“电算维护”、“数据分析”、“工资系统操作”、“电算审查”、“报表系统操作”、“固定资产系统操作”、“会计账簿操作”、“审计记账”、“计算机日常维护”、“微机录入操作”、“日记账操作”岗位。“电算主管”、“数据分析”和“审计记账”岗位,由总会计师担任;“日记账操作”岗位由出纳员担任;其他岗位由会计担任。
(1)电算化“电算主管”岗位
负责电算化会计的全面工作,组织电算化硬件和财务软件安装调试。 负责建立会计电算化制度,落实电算化各岗位责任制,保证运行责任明确,确保电算化各系统安全。
协调电算化各岗位工作,及时解决电算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负责计算机各岗位操作人员的权限分工。 组织会计人员电算化培训。 (2)电算化“电算维护”岗位
负责电算化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负责各种财务软件及其他软件的安装及调试。
管理计算机的会计数据,经常检查各项会计数据的运行和使用情况,保证其运行安全。
做好计算机防病毒工作,建立安全运行系统。 (3)电算化“数据分析”岗位
对电算化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为公司经济管理及时提供会计核算资料。 (4)电算化“工资系统操作”岗位
熟练掌握计算机“工资系统”的操作和使用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录入和应用知识。
按月打印输出工资结算单,计算个人所得税、计提福利费和工会经费。 按月做好工资数据备份,确保工资数据安全。 (5)电算化“电算审查”岗位
熟知专业会计制度和计算机知识,熟知国家有关会计电算化规定和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定期抽查各计算机岗位履行职责情况,要审查各岗位操作程序、岗位分工、计算机会计权限等是否符合规定,审查数据备份是否及时准确,审查计算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日记账管理、会计报表管理是否正规。
定期审查计算机防病毒措施是否安全、有效。 审查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否认真贯彻执行。
定期向公司会计主管书面报告电算化审查情况,重大问题要向公司总经理书面报告。
(6)电算化“报表系统操作”岗位
熟练掌握“报表系统”操作技能,具体管理和使用计算机报表系统。 负责公司报表系统的建立和维护,包括报表格式、计算公式的建立和修改。 按月打印输出会计报表。 按月备份会计报表资料。
(7)电算化“固定资产系统操作”岗位 熟知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要求。
全面掌握电算化“固定资产”操作技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使用和管理知识。 具体管理和使用电算化“固定资产系统”,全面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变卖、报废、计提折旧等变化。
建立电算化固定资产系统,每月计算和打印输出折旧表,每年打印输出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
每月进行固定资产系统数据备份。 (8)电算化“会计账簿操作”岗位 熟知会计账簿的规则和管理规定。
全面掌握电算化财务软件、账务系统的操作技能。
按季打印输出总账、明细账,按月打印输出科目余额表,并按月连续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定期核对计算机内账务系统的账簿记录,做到账账、账表相符。 每月结账后备份财务数据。 负责月底结转。
(9)电算化“审计记账”岗位 熟知有关会计账簿、会计凭证规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