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 地理-金湖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金湖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右图是世界某一城市的风向玫瑰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加尔各答 B.哈尔滨 C.伦敦 D.罗马
2.假如该城市要规划建设一个化学工业区,最理想的区域位置是 A.西北郊 B.东南郊 C.西南郊 D.东北郊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捅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如图)。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回答问题。
3.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4.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11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5.由图可判断M和N两地天气 ①M地比N地风力小 ②M地比N地风力大
③M地比N地气流更暖湿 ④M地比N地气流更干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图中M点的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7.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 8.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9.M地沿岸油轮泄漏后,原油的扩散方向是 A.往南 B.往北 C.往西 D.往东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④河段在冬季易发生凌汛现象 B.图中④河段含沙量最大 C. 黄河下游因降水量小而流域面积小 D.①②③④四段中流速最快的是② 11.下列不属于黄河河口处无大城市原因的是
A.河流的航运价值不高 B.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 C.黄河下游多凌汛 D.黄河下游多次断流 如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答问题。
12.图中,下面关于沿③→①一线自然带及其过渡规律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纬度地带性显著 B.垂直地带性显著
C.自然带过渡规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D.自然带过渡规律:落叶阔叶林—草原—半草原半荒漠—荒漠 13.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14.关于图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流速较小,有凌汛现象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2010年11月15日,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全部铺通。读图,完成:
15.京沪高速铁路依次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区有
A.京、豫、津、冀、赣、苏、沪 B.京、冀、津、豫、鲁、皖、沪 C.京、晋、津、豫、苏、浙、沪 D.京、津、冀、鲁、苏、皖、沪 16.我国已建成高铁主要布局在
A.东部沿海地区 B.地势的二、三级阶梯 C.高原和盆地 D.东西运输量大的地区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问题。
11
17.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18.该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该环境问题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图中的甲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B. 大面积植树造林
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退耕还草
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各题。
???湖泊???0米Hezsunlight图文??0米(海拔)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