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矿山资料 - 图文
c. 矿山水文地质类型
综上所述,矿山开采矿层为棋子桥组灰岩,岩溶较发育,富水性强。矿山采用山坡露天开采,目前采坑较小,灰岩含水层的侧向补给甚微,矿坑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随着采坑向山坡延伸,灰岩侧向补给有明显增加的可能。
总之矿山属大气降水直接充水为主,灰岩岩溶裂隙水侧向补给为辅的矿床,矿坑水量小,自流式排泄,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2.6.2 工程地质条件
a.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① 土体类
本矿土体为第四系残积粘土土体。
为矿体覆盖层,随地形起伏,呈被盖状连续分布,平均厚7m。为基岩风化残积成因,以粘土为主,密实,中—低压缩性,稍湿,硬塑—坚硬。
② 岩体类
本矿岩体为较坚硬—坚硬灰岩岩性体。
为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第二岩性段厚—巨厚层状隐晶灰岩夹生物灰岩组成,次为第二岩性段底部中—厚层状生物灰岩夹含薄—中层含泥质灰岩及隐晶灰岩、瘤状灰岩,局部夹微层泥灰岩。岩石坚硬,强度高,抗风化及抗变形能力均较好,其抗压强度一般70~128MPa,软化系数0.70—0.94。
岩体中岩溶较发育,对岩石的整体性造成影响。浅表风化岩石破碎,风化裂隙、溶蚀裂隙、溶洞发育,岩体强度降低。
b. 结构面的工程地质特征
本矿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层以厚层状为主,层理发育一般。本矿节理、裂隙、层理属IV、V级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有所影响,但破坏性不大。
c. 工程地质类型
本矿工程岩性体主要为石灰岩质岩石,呈厚—巨厚层状,岩性致密坚硬,属硬质岩类,无软弱夹层。地形坡角20°左右,矿层产状平缓,矿层厚度稳定,岩石抗压、抗剪强度较高,岩体较完整,岩石质量好,未来采坑整体上是较稳定的。矿体风化带岩石破碎,风化裂隙、溶蚀裂隙、溶洞发育,岩体强度降低。矿体第四系残积粘土覆盖层密实,稳定性相对较好。本矿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属简单类型。 2.6.3 环境地质条件
本矿地处丘陵区,相对高差小,地势较为平坦,无高陡危坡,地形地貌条件简单,自然条件下,不利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本矿属大气降水充水矿床,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疏干影响较轻。本矿开采灰岩,无严重污染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影响较轻。本矿规模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影响较轻,对土石环境的破坏影响较轻。
在爆破安全距离以内有村民房屋,对人居环境影响中等。在可视距离以内,无重要交通干线、无旅游区、无自然保护区等,对景观环境影响较轻。
矿山开采现状未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变形等地质灾害,但未来随着采坑的加大和延深,将形成高陡的开采边坡,预测矿山遭受边坡崩塌、滑坡的危险性中等。综上所述,本矿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2.7 资源地质储量
据“矿山储量年报”估算,矿山保有资源量(122b)84.3万吨。
该报告对矿山地层分布、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发育程度,对石灰岩矿层的分布,产状和规模,矿石质量有了基本了解;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有了初步了解,估算的资源储量依据充分,参数选择合理,结果较为可靠,为后续工作提供了依据。
依照《湖南省浏阳市高坪乡马鞍采石场石灰岩矿矿资源储量报告》中的储量估算指标和方法,本次估算出截止2010年2月底矿山保有资源量122b为84.3万t,按可采系数0.8估算,矿山预可采储量(122)67.4万t,安年产10万t计,矿山服务年限为6.7年。
2.8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简述
2.8.1矿山总平面布置与开拓系统
根据矿山资源储量,方案设计推荐矿山生产规模为10万t/a,产品为石灰
石矿。
矿山开采的矿石块至破碎站或直接外运,矿山工业场地选在矿区附近,便于统一管理,矿山工业场地内,主要只设矿山破碎站、变电所、压风机房、临时工房、材料室等建构筑物。
根据矿山开采的特点和规划,结合矿区及周边的地形条件,将矿区境界的西侧山坳作为排土场,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开采过程中剥离的覆盖土和废石采用汽车直接排运至该排土场。矿山运废道路基本可沿用开拓用道路。
依据矿体赋存条件及地形地貌特征,结合矿山的生产强度、生产规模、产品质量要求,剥采比要求以及运输条件等,矿山设计为露天开采方式,即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的开拓运输方式。
山坡运输线路各水平均以重新修整后矿山公路相接。运矿公路按露天矿山三级道路标准设计,泥碎石路面,单车道,路面宽5米,道路最大纵坡8%,平均坡度不大于6.5%,最小车弯半径12m,面层厚0.3m。
首采第I台段标高+204m,第II台段标高+186m,第III台段标高+168m,第IV台段标高+150m。
山坡方式开采工作线仍按北东向布置,由北西向南东方向推进。矿山开拓公路布置在矿山北部,现已自矿山东侧修至+196.6m水平,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只需延伸至首采台阶。
在接近原老采坑坑壁附近采矿时,从安全角度考虑,上部台阶的矿石经爆破松动后在自重作用下往采坑方向崩落,少量的矿石用人工处理至采坑下部装车平台。
2.8.2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
在采区范围内,122b为84.3万t,按可采系数0.8估算,矿山预可采储量(122)67.4万t,安年产10万t计,矿山服务年限为6.7年。
矿山采用不连续周工作制度,即:300天/年、1班/天、8小时/班。爆破在白天进行。 2.8.3开采顺序
准采范围内均为石灰岩矿体,可采垂高90m。
本矿开拓方式采用山坡露天方式开采,公路运输开拓,采矿方法为纵向采剥法。可采垂高较大,设计分4个台段(水平)开采,台段高度18m,每个台段分3个分段,分段高度6m。首采第I台段标高+204m,第II台段标高+186m,第III台段标高+168m,第IV台段标高+150m。
山坡方式开采工作线仍按北东向布置,由北西向南东方向推进。矿山开拓公路布置在矿山北部,现已自矿山东侧修至+196.6m水平,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只需延伸至首采台阶。 2.8.4矿山开采参数
台段及台阶设计参数如下:
采矿边坡角65°,剥土边坡角45°,最终边坡角50°,台阶高度为18m。 2.8.5采矿与剥离
⑴采矿
主要采矿工艺过程为:剥离、穿孔(空压机向穿孔设备(潜孔钻)供风)、爆破、采装、运输(矿石运往破碎站、废石外运)。
采矿方法: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矿石质量及爆破安全的综合因素,确定该矿山采矿方法为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台阶)的露天采矿方法。
工作面布置及工作线推进:首采台段应布置在地形较高的部位,首采采准工作面布置在矿区范围内北侧,标高+204m,先行进行剥离,并依此掘进开拓沟和采准平台,根据地形和周围环境条件,山坡方式开采工作线仍按北东向布置,由北西向南东方向推进。矿山开拓公路布置在矿山北部,现已自矿山东侧修至+196.6m水平,本次设计充分利用,只需延伸至首采台阶。
⑵ 穿孔
穿孔拟采用FQ-100型潜孔钻机,钻孔直径80mm,钻孔深度11.2m、其中超深1.2m、钻孔倾角70度。该钻机使用气压0.5-0.7Mpa、耗气量6.0m3/min。
钻孔布设及施工:用手风钻进行切边建立潜孔钻作业平台。钻机平台宽度应大于5.0m。
⑶爆破
矿石采用多排孔微差电力起爆方法,爆破参数:孔间距3.0m、排距2.2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