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矿山资料 - 图文

矿山资料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0:10:19

厚度一般2~10m。

采坑揭露本矿第四系残积层,主要为黄灰色粘土,一般厚7m。 ② 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D3s)

分布矿区南东部,厚47~70m。第四系覆盖层以下,整合于棋梓桥组地层之上,其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炭质灰岩夹隐晶灰岩透镜体。呈深灰~灰黑色,风化后呈黄色鳞片状。

③ 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

分布于矿区周围,第四系覆盖层以下。根据钻孔和采场观测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一段:厚—巨厚状隐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泥质灰岩夹生物灰岩,前者呈灰—浅灰色夹深灰色,隐晶结构,致密块状,厚—巨厚层状,后者多呈深灰—灰黑色,生物骨架或生物遗迹结构,致密块状,厚层状,产大量的生物化石。层厚大于100m。

第二段:上部中层状含泥质灰岩夹中厚层状隐晶灰岩,局部夹微层薄层泥灰岩;下部中—厚层状生物灰岩夹含薄—中层含泥质灰岩及隐晶灰岩、瘤状灰岩,局部夹微层状薄层泥灰岩。含泥质灰岩呈深灰色,泥晶结构,致密块状,中层状,单层厚一般为0.15~0.25m,含少量形迹化石。致密状泥灰岩呈深灰—灰黑色,风化后呈黄色鳞片状,泥晶结构,微层状构造,单层厚一般为0.10~0.15m,仅上部和局部见及。隐晶灰岩呈浅灰色,隐晶构造,致密块状,厚层状。生物灰岩呈深灰色,生物骨架及生物形迹结构,厚层状,坚硬。层厚33.29~35.16m。

第三段:隐晶灰岩,浅灰色,泥晶—隐晶结构,厚层状构造,方解石脉发育,产少量生物化石。厚度18.42m。

④ 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2t)

第四系覆盖层以下,与棋梓桥组地层呈断层接触,其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炭质灰岩夹隐晶灰岩透镜体。呈深灰~灰黑色,风化后呈黄色鳞片状。厚度大于50m。

2.4.2构造

矿区位于燕山运动形成的北东向长(沙)—平(江)断陷盆地边缘北东向隆起带内,褶皱不甚发育,而断裂较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向三组,而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骨架。

矿区位于松岗山向斜的北西翼,据区域资料和采坑揭露,呈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19~25°。

本矿北西部发育有断层F1,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倾角不明,该断层对矿山开采无影响。

综上所述,本矿构造属简单类型。 2.4.3岩浆岩

据区域资料,矿区附近无岩浆岩出露。

2.5 矿床地质特征

2.5.1 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

本矿开采的石灰岩属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主要岩性为厚—巨厚层状隐晶灰岩夹生物灰岩。呈层状产出,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19~25°,矿区范围内矿层走向长约144m,倾向宽约163m,厚度约80m。 2.5.2矿石类型及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类型简单,主要为(含)生物屑泥晶灰岩型、虫穴—中晶云质灰岩型、泥晶灰岩型。矿石的后生变化有方解石化、重结晶作用,去泥作用、白云石化。 2.5.3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能

据2010年矿山储量年报,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 45.43~54.53%;MgO 0.70~3.22%;Fe2O3 0.12~1.08%;Al2O3 0.24~2.12%;SiO2 1.38~6.42%;LOSS 32.23~42.16%。

2010年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资源储量报告”中列出有矿石物理力学性能参数,现引用列出如下,供参考:

比重 孔隙率

2.2~2.8 0.3~25%

抗压强度 70~120MPa 抗拉强度 静弹性模量 动弹性模量 泊松比

4.3~6.5MPa 2.1~8.4×10MPa 5.8~8.0×10MPa 0.25~0.16 2.5~4.0Mpa

容许应力

2.5.4矿石的溶蚀特征

矿层岩溶较发育,水平溶洞、垂直溶洞均见,水平溶洞较多。溶洞大小不一,水平溶洞最大长1.5m,高0.5~1.0m,宽0.2~1.8m。溶洞内无充填或部分充填有粘土、少量岩石碎块等。据矿区采坑调查,平均溶蚀率为15%。 2.5.5矿石的风化特征

地表侵蚀、溶蚀风化较发育,浅表岩石破碎,风化裂隙、溶蚀裂隙、溶洞发育,局部溶蚀成蜂窝状,顶部呈球形风化。裂隙多为泥质、岩块填充。风化层与基岩界线不甚清晰,厚度随地形变化不太明显,平均厚6m。 2.5.6围岩、夹石及覆盖层

① 围岩

本矿矿层顶板为棋梓桥组第三岩性段底部中—厚层状生物灰岩夹含薄—中层含泥质灰岩及隐晶灰岩、榴状灰岩,局部夹微层状薄层泥灰岩。由于矿层厚度大,开采范围内不见矿层顶、底板围岩。

② 夹石层

本矿开采棋梓桥组第二岩性段,岩石类型单一,隐晶灰岩规则,为主采矿层,所夹的生物灰岩也可作矿石开采,未见夹石层。矿层内溶洞填充物有粘土、岩石

碎块等,需剔除,但可剔除量不大。

③ 覆盖层

本矿覆盖层为第四系残积层,主要为黄灰色粘土,据采坑调查,一般厚7m。 2.5.7矿床共(伴)生矿产

未发现有共(伴)生矿产。 2.5.8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

矿石经破碎加工成碎石,用作铺路材料。

2.6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6.1水文地质条件 1. 地表水文地质特征 a. 地表水文地质特征

本区属丘陵地貌类型。图区内最大标高315.0m,位于图区南东部小山脊;最小标高小于115.0m,位于图区北西盆地中,最大相对高差200.0m。丘包较低矮平缓,地形坡度小,植被发育,多为林地和未利用地。

矿区地表水系不发育,无长期性流水和水体。 b. 含水层与隔水层

本矿含水层有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灰岩含水层,隔水层有第四系粘土隔水层。 ① 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灰岩含水层

本矿发育棋子桥组上部中层状含泥质灰岩夹中厚层状隐晶灰岩,局部夹微层薄层泥灰岩;下部中—厚层状生物灰岩夹含薄—中层含泥质灰岩及隐晶灰岩、瘤状灰岩,局部夹微层状薄层泥灰岩。采坑中所见该层岩溶不甚发育,未见溶洞,裂隙中晴日有少量出水点,雨天则稍有增加。该层富水性弱。

② 第四系残积隔水层(Q)

本矿第四系主要为黄灰色粘土,平均厚7m,较密实,含水性、透水性较差,本矿附近均未见地下水出露,为隔水层。

搜索更多关于: 矿山资料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厚度一般2~10m。 采坑揭露本矿第四系残积层,主要为黄灰色粘土,一般厚7m。 ② 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D3s) 分布矿区南东部,厚47~70m。第四系覆盖层以下,整合于棋梓桥组地层之上,其岩性为薄层状泥灰岩、炭质灰岩夹隐晶灰岩透镜体。呈深灰~灰黑色,风化后呈黄色鳞片状。 ③ 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D2q) 分布于矿区周围,第四系覆盖层以下。根据钻孔和采场观测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第一段:厚—巨厚状隐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含泥质灰岩夹生物灰岩,前者呈灰—浅灰色夹深灰色,隐晶结构,致密块状,厚—巨厚层状,后者多呈深灰—灰黑色,生物骨架或生物遗迹结构,致密块状,厚层状,产大量的生物化石。层厚大于100m。 第二段:上部中层状含泥质灰岩夹中厚层状隐晶灰岩,局部夹微层薄层泥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