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2019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回延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语文从整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识拼音;有些同学古诗会背但不会写,或写不正确;至于改病句做过练过考过再考还是做不正确。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在做相关内容的选择题时错误率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阅读能力不强
阅读短文,许多学生不能从文中提取正确信息,学生的语言的概括能力不强,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至于赏析句子,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教给的方法进行答题。 (3)、作文水平不高
从作文批改的情况来看,较多学生作文的字数不足,文章的段落少,语句不够通顺,中心不明确,有的同学作文只是从阅读
短文中抄些内容,甚至个别同学一个字也不写,写作态度极差。21教育网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作为教者要强化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教学,使本年级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改变态度,关爱学生。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情感的交流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用情感到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我们的策略是:扶特---促中---培优,通过个别辅导和分散培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扶特培优,具体做好四个字:细,从细节、小事入手。盯,盯紧特殊学生,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建立帮扶制度,建立课后辅导机制。活,开展竞赛,开展活动。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秀生和特殊生,也要关注中等生和下等生,努力提高整体成绩。2·1·c·n·j·y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导入】创设情境
用一首陕北民歌引题,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新课的讲授。21·cn·jy·com 【讲授】课前检查
一、读准字音:
搂(lǒu)定 白羊肚(dǔ)手巾 糜(méi)子
黍(shǔ)类 油馍(mó) 气喘(chuǎn) 二、解释词语:
(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2)糜子: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3)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4)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三、作者作品简介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省峄县。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回答今日的世界》等诗集。 1945年在集体创作著名歌剧《白毛女》中 担任执笔,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80年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间离开整整10年。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21cnjy.com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21·世纪*教育网 【新课鉴赏 】
一、 回延安,激动满情怀
阔别10年后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与亲人相见的兴奋和喜悦 二、忆延安,圣地养育我
追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三、会亲人,欢聚话今昔
描绘与亲人团聚的场面,表达了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四、逛新城,旧貌换新颜
描绘了延安新貌,赞美十年来党领导下延安的巨大变化。 五、赞延安,圣地大贡献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美好的明天 师生共同活动,分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其余人轻声跟读。
(2)要求学生找出用得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讨论这些词语的含义,分析作者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总结归纳。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