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科学知识要点
至低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战栗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血温;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时,血液温度升至高于37℃,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血温。】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 产热多 ,而 散热困难 ,会出现中暑现象。 (二)、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
调节体温。
科学八年级下2章知识点
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 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 空气的利用。 (1)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 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 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 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 氧气和氧化
1、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 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
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 铁在氧气中燃烧:
(3)3Fe+2O2 ==== Fe 3O4 燃
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 氧气的制取 (1) 实验室制取
① 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