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章《溶液》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1)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铁生锈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2)试推测发热剂成分氯化钠的作用是 ,从而更快的放出热量;“暖足贴”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 性。
(3)打开用过的“暖足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发现原先黑色的铁粉颜色变成了红棕色。他们想到了金属的回收及利用的重要性,考虑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将之还原成铁粉。于是,他们在实验室找来炭粉及Fe2O3粉末,在做完图乙所示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 A组一同学将黑色粉末倒在纸上,发现纸竟然烧起来了,原因
是 ;另一同学立即用一块湿抹布进行扑盖,火马上熄灭,试说明灭火原理 。
(4)B组同学在正确操作之后,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
(5)A、B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相关信息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图乙实验中炭粉与Fe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分析后,A、B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6)两组同学联想到还原性气体H2,通过继续查阅资料发现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600℃左右,而H2还原氧化铜所需温度大约在250℃,他们按图丙所示进行实验,看到了预期现象,写出试管中反应的方程式 。
14.为配制
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并粗略测定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
了下列实验操作:
称取量取
氯化钠粉末。
的水密度可视为
倒入烧杯中。
将氯化钠逐步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不能溶解。 过滤出未溶解的氯化钠,并称得剩余氯化钠质量为步骤步骤
、
、
。
中不必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写字母序号
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本实验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 步骤
中,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将导致所配制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
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为保证实验温度是
,有人建议将
氯化钠投入70g冷水和30g冰组
。
成的冰水混合物中搅拌至冰块恰好消失时再进行步骤小明认为该建议不合理,他的理由是______。
三、实验题
15.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甲、乙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
Ⅰ、甲组用下图装置通过测定气体质量再计算出纯碱的质量分数。
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称取m克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 ③称量装置D中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质量是a1克; ④从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20%的稀硫酸 ⑤从导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
⑥再次称量装置D中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质量;
⑦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装置D中U形管质量基本不变,测得质量为a2克。 试回答相关问题:
⑴A装置中最好装______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中,从分液漏斗中慢慢滴加20%的稀硫酸直至观察到_______为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没有步骤⑤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偏大或偏小); (5)E
装
置
中
碱
石
灰
的
作
用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B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硫酸不能换成浓盐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组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纯碱(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2.5克样品加入107.2克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的沉淀干燥后为19.7克和一定量滤液(设没有损失),试计算①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②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过程5分) 16.探究实验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氢氧化钠溶解于水 A B (1)探究物质性质
上述A、B两个实验都是通过___ ____的变化来间接感知。B实验中___ ____(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2)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中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它是通过控制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接触和控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