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卜算子

卜算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42:0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

2.理解词义,反复诵读,体会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心情。 3.通过归纳总结,体会送别诗的表达特点。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送别诗的表达特点以及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这首宋词与其他送别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2.师:同学们,你们六年级了,有两个词离你们越来越近了,那就是“毕业”“分别”,“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即将与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分别的时候面对同窗六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对于你们老师来说,最大的褒奖就是得到学生的喜爱与认可!好了,同学们,我们平静一下心情。。。。。。其实,相聚就意味着分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在分别的时候你们会说到这些,古人呢,也是如此。不过他们会把这些话用诗词的形式留存下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宋朝词人王观所写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板书课题)。注意,“送”字的偏旁是三笔,后两笔断开。来,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师:现在同学们来仔细看一下课题,谁来说说这首词的题目是什么? (卜算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师:这首词的题目是“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卜算子”只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它和这首词的内容完全没有关系,相传“卜算子”的由来是借用诗人骆宾王的绰号。像这样的词牌还有很多,比如“渔歌子”“菩萨蛮”......词牌表明的只是这首词的调子。现在知道了课题,大家再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师随机讲解题意。

师: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分别时的心情,因此送别诗一般都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 生:悲伤。。。痛苦。。。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这首送别词,看看诗人在这首词中又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二 .理解诗意 诵读悟情

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词。

师: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阕和下阕,同学们来找找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是哪些地方?(学生起来回答,适时表扬)课件出示词的上阕,学生齐读。 师:词中的“那”应该读第三声,它同“哪”,这是一个古代汉语里特有的语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注意啊,这种用字现象只能在古代汉语中,如果现在再用的话,就是错别字哦。来,继续。 师:上阕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比喻,把水比喻成眼波,把山比喻成皱起的眉毛。设问。

师:而诗人又把那连绵的群山比喻成了美人皱起的眉毛,这个比喻形象吗?谁能做给大家看看。。。

生:(相互表演,表情各异,哈哈大笑)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想想诗人在写上阙的时候,他的内心应是怎样的心情? 生:好像应该是比较轻松、快乐的。

师:(板书:‘轻松’)好,你能读出这种轻松吗? (生读,语调轻盈,教师

适时点评)

师:我们再来看下阙。(板书)“千万和春住”。“千万”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

师:为什么一定要同春天住在一起呢? 生:春天天气好,空气也新鲜。。。。。。 生:春天有活力,有生机,冬眠的小动物都出来了。。。。。。 生:小草发芽,杨柳吐绿。。。。。。

师:真是诗情画意啊。大家说的太好了,在这里“春”不仅指春天的景物,还可以比喻成自己好友的家啊,如果鲍浩然回到自己自己的家,家人会怎样呢? 生:家里人一定非常高兴,可能会欣喜若狂。 师:这个词用的好! 生:家里人还可能会流泪,不过这是高兴的眼泪。 师:喜极而泣啊! 生:还可能全家人围在一起,给家人讲在外的经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师: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春天吗? 生:(点头)

师:因此,这句“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自己朋友的良好。。。。。。 生:祝福。。。祝愿。。。

师:(板书:祝福)来,谁能读出这种祝福与祝愿?

师:好,让我们齐读这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齐! 生:(齐读)

师:从这首词中,同学们能感受到王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生:我想他应该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没有愁事。(生乐) 生:他的心胸应该很宽广。 。。。。。。

师:我想他更是一个造诣高超的诗人。大家请看黑板,“眉眼盈盈处”是描写山水,这属于写—— 生:景。(师板书)

师:“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朋友的祝愿,抒发的应该是一种—— 生:情!(师板书)

师:因此,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 生:借景抒情!(师完成板书) 三、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

师:看来,借景抒情是送别诗词的重要写作手法。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送别诗,我们来看看。(课件出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看见朋友的船消失在天边,心里一定很舍不得。。。。。。

师:这就是“景事交融,情寓其中”啊!同学们,送别诗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抒发别情。但是,这种情必须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板书)“情有所依”!这对我们今后的写作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启发呢? 生:(若有所思般的点头)

四、励志感悟 品味人生

师:好了,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尽管离别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痛,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诗人王观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面对?

生:要乐观一些。。。

生:要多多劝慰,将未来想得美好一些。。。

师:如果真的有一天,在离别之前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能用学过的古诗中的诗句赠给老师吗?

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我叫汪伦吗?(生笑) 生:不及老师送我情!

搜索更多关于: 卜算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 2.理解词义,反复诵读,体会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心情。 3.通过归纳总结,体会送别诗的表达特点。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送别诗的表达特点以及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体会这首宋词与其他送别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2.师:同学们,你们六年级了,有两个词离你们越来越近了,那就是“毕业”“分别”,“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即将与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分别的时候面对同窗六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对于你们老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