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选测试
温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自选模块检测
生物试题卷(选修一)
1.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见下图。
请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填空,并将序号及其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① 。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
增加,这是由于 ②。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③,其原理是:在盐酸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④,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计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⑤ 。并说明理由⑥ 。
(4)根据图中数据进一步分析,可推测在腌制过程中的第 ⑦ 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达
到最大值。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的第 ⑧ 天比较好。
(5)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⑨ 。
2.微生物与我们生活、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为,如果实验器材不能遇水,则用。 (2)微生物的分离提纯方法主要有和法。
(3)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用途不同,物理性质有所差异。扩大培养一般用培养基,分离菌种用培养基。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不同主要原因是。
(4)某些微生物能利用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分泌。其分解尿素的方程式为:。
3.醋杆菌既可以用于生产果醋,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下图为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流程图:
挑选苹果 冲洗 榨汁 a酒精发酵 b醋酸发酵 果酒汁 果醋汁 (1)为提高苹果的利用率,可以在榨汁过程中使用纤维素酶和 ① 酶,上述处理的效果可用 ② 进行检测。
(2)为缩短制作果醋的周期,采取的措施无效的是 ③ 。
A.用果酒为原料 B.增加醋杆菌的数量
C.将酒-水混合物pH调至7.0 D.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污染 (3)醋酸发酵完成的标志是 ④ 。
(4)为了筛选优质醋杆菌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下图1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 ⑤ 法进行接种,通常根据 ⑥ 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将选取的菌种接种到 ⑦ 培养基中临时保藏。
(5)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将培养过程中测得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如图2。图中表示细菌纤维素产量、残糖量和残氮量的曲线分别是 ⑧ 。
A.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① ② ③
图1图2
4.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某同学要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尝试进行计数,培养基配方如下:
(1)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①,该种细菌在生态平衡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写出细菌分解尿素的方程式③。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④(能/不能)。
(2)用自然生长的菊花茎进行组织培养,接种前取一段菊花茎,先放入⑤中浸泡10min,再放入5﹪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5min并重复一次,最后在超净台中用⑥冲洗,可先将茎的切段培养在发芽培养基中,适宜时期再转入生根培养基中。
菊花茎的切段在发芽培养基培养的过程中,有关描述错误的是⑦: A. 茎的切段不能带有叶片
B. 要始终保持在无菌环境中培养
C. 培养基中苄基腺嘌呤与萘乙酸的比例要较高 D. 茎的切段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可形成丛状苗
(3)紫甘薯匀浆流经α-淀粉酶柱后,取适量流出的液体,经脱色后加入KI-I2溶液,结果液体呈红
色。表明该液体中含有⑧.
A.淀粉 B. 糊精 C. 麦芽糖 D.葡萄糖
5.果酒果醋作为一种新型调味品或饮料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某研究小组利用苹果进行果酒果醋的制作,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提高苹果的利用率,工厂化生产时,可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其中果胶酶可来自
① 等微生物。由于酶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因此常将酶固定在某种介质上制成 ② 。
(2)下列有关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③
A.苹果汁装入发酵瓶时,为了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最好将瓶装满 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果酒发酵菌种无具膜细胞器
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3)醋化醋杆菌是严格好氧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了能从野生菌群样液中更好的分离出菌种,
常用 ④ 法,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可以依据 ⑤ 的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的鉴定,分离得到的菌种可以在 ⑥ 进行扩大培养,再接种到发酵瓶中。该发酵过程理论上 ⑦(填“有”、“无”)CO2产生。
(4)在上述细菌培养过程中,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⑧
A.涂布器用火焰灼烧进行灭菌 B.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C.倒平板和取菌液都必须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分离得到的菌落应先接种在平板上,培养24h后,置于4℃冰箱保存 6.(1)啤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饮料之一。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和调低,加琼脂后进行,最后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进行接种。
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步骤4:根据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 (2)下图为实验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菊花植株的基本流程
[来源学&科&网]
上述中A为70%溶液,B为5%溶液,再用无菌水清洗,上述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消毒;而后面的E称之为。
(3)诱导丛状苗时,培养基中应添加的植物激素及配比是 ④ 。
A.生长素浓度高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B.生长素浓度低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C.生长素浓度低于赤霉素浓度 D.生长素浓度高于赤霉素浓度
7.某同学欲用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百合,其流程如下:
配制培养基 取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好的培养基需经 ① 灭菌后才能使用。用乙醇和次氯酸钠对百合鳞茎进行
② ,然后在 ③ 中用无菌水冲洗,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切割后进行接种。
(2)诱导丛状苗时,培养基中应添加的植物激素及配比是 ④ 。
A.生长素浓度高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B.生长素浓度低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C.生长素浓度低于赤霉素浓度 D.生长素浓度高于赤霉素浓度
(3)诱导生根时,发现不同种类百合的生根能力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它们的 ⑤ 不同。将
生根后的百合直接定植于土壤中,死亡率很高。改进的措施是将其移至蛭石中,用塑料布罩2-3天后,逐步加大塑料布开口,使其生长环境中的 ⑥ 逐步降低,这一过程即为上述图中的 ⑦ 。
(4)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长有多种细菌,若要从中分离出某种细菌,可用接种环挑取少
量细菌,在LB培养基上 ⑧ ,形成单 ⑨ 后,再进一步观察确认。
8.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制含有玉米淀粉的 ① (固体、液体)培养基。
②在 ② 上的酒精灯火焰旁,将 ③ 接种至已灭菌的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 ④ 现象的菌落即为高效菌落。
⑤若将已获得的高效菌落保存,需将单菌落用⑤取出,再用划线法接种在 ⑥ 上,适宜温
诱导丛状苗 诱导生根 ⑦ 定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