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口合理容量限时训练(二)
限时训练(二) 人 口 合 理 容 量
(基础题1~14)1.(2017·天津模拟)有人认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较30年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是当前生育政策调整的考虑因素之一,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 )
①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②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极大改善 ③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 ④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上海地理,19~20)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2~3题。
2.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甲省 乙省 丙省 丁省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1 778.5 914.3 283.4 米) 799.4 588.3528.1814.0414.9耕地面积(万公顷) 1 8 7 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 3.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如图为2013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
A.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 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 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2018·山东泰安模拟)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
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称为生态承载力。读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回答4~5题。
4.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5.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
①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②围湖造田 ③保护野生动植物 ④推广生态农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18·太原一模)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
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2000~2010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
限时训练二第( 1 )页
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读图,完成6~7题。 6.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份 B.山地丘陵地区 C.水源短缺地区 D.经济落后省份 7.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 B.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
D.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回答8~9题。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 1 535.95 1 705.68 1 894.17 容量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1 460.99 1 543.03 1 596.84 口容量 综合最大人口容量 1 870 1 935 2 000
8.按照表中数据的增长速度,估算的上海市2010年综合最大人口容量达到实际中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量,大约还需要( )
A.50年 B.57年 C.60年 D.67年
9.根据表中信息,今后提升上海市的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8·太原模拟)下表为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环境承载力表(含预测)。读表,完成10~11题。 年份 2010 2015 2020 人口 (万人) 3 471 3 562 3 654 人均消费粮食 (kg/年) 400 450 500 人均耕 2地(hm) 0.123 0.121 0.120 可承载人口数 (万人) 2 587 2 403 2 217 10.材料所示山西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主要成因是 ( ) A.人口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 C.土地资源减少 D.科技进步 11.提高山西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 ) A.鼓励人口外迁 B.降低山西开放程度
C.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 D.宣传节俭,降低生活标准
限时训练二第( 2 )页
木桶定律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题。 指标 数值 人口 适宜人口(万) 最大人口(万)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 63.80 106.20 基于人均居住用地 83.20 113.40 基于可供水资源 72.36 210.35 基于生 态环境 70.18 106.33 1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 ) A.可供水资源最为充足B.人口合理容量是63.80万 C.环境承载力为210.35万D.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 最多能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实际供养的人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数 数 口数 人口信息 45万 25万 35万 13.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 ) A.a B.b C.c D.d
14.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 )
A.Z>Y>X B.X>Y>Z C.Y>Z>X D.Z>X>Y
(提升题15~18题)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15~16题。
15.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
A.① B.②C.③ D.④
16.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
限时训练二第( 3 )页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表为兰州市人口容量总结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14~15题。 测算方法 适度人口容量 最大人口容量 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311 338
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207 344 基于生态环境标准 227 345
17.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万人)和最大人口容量(万人)分别是( )
A.311;345 B.207;344 C.227;338 D.207;338 18.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容积率 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跳出河谷,开发新的城市用地 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基础题)19. (2018·宜宾模拟)读下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西宁地区示意图。材料二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年份 (年) 2000 2010 人口数量 (万人) 518.15 562.67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比重(%) 比重(%) 比重(%) 26.62% 69.05% 4.33% 20.92% 72.78% 6.30% (1)分析西宁市环境承载力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
的影响。
(提升题)20.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
(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平方千米,目前已达13人/平方千米,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
限时训练二第( 4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