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三到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三到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13:16

蚯蚓的选择

1、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需求。(如企鹅生长在南极,脂肪厚。。。;青蛙需要冬眠) 2、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3、 蚯蚓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

4、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我们的推测: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两个组相同的条件:蚯蚓、水分、温度、空气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光线实验的方法: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洗水纸,将5只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大多数蚯蚓爬向黑暗的一边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生活环境两个组相同的条件:蚯蚓、光线、温度、空气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分实验的方法: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在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干燥的,一端铺湿润的,将5只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大多数蚯蚓爬向潮湿土壤的一边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生活环境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 蔷薇 蚜虫 瓢虫 小鸟

4、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掉多种食物。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 做一个生态瓶

1、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2、 池塘里的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什么帮助?提供粪便,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提供二氧化碳

3、 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什么帮助?提供氧气,提供栖息地

第 17 页 共 17 页

改变生态瓶

1、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物瓶里生物的数量不变,生态瓶里的生物会发生什么变化?对植物没什么影响,水中的氧气减少,动物们一分钟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增多,动物们会变的拥挤

2、 生态瓶中加一倍的水草,动物们会有什么变化? 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他们一分钟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动物们会变的拥挤

3、如果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加两倍会出现什么情况?增加四倍呢?由于小于增多,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加,会变的拥挤

4、生态瓶中的植物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植物多到一定的程度,会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会减少动物们的活动空间 维护生态平衡

1、 自然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群落。

小学五下《科学》各单元复习资料

“沉和浮”单元: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2、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6、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并且方向相反。

7、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8、下沉的物体侵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10、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

第 18 页 共 18 页

什么原因呢?

答: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12、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3、上浮和下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15、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6、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答: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8、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为什么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浓盐水中是浮的?

答: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19、日常生活有的物体是沉有的浮如:小石块、回形针、蜡烛、橡皮、金属等是沉的,泡沫塑料块、带盖的空瓶、小木块等是浮的。 20、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热”单元:

1、 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 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不同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不同的。

3、 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 大多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 5、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方法:晒太阳、运动、多穿几件衣服、打开取暖器、吃点儿热的食物等。

6、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7、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但重量不变。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第 19 页 共 19 页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8、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9、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大理石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10、水泥路面做成一块一块的原因是防止水泥路面热胀冷缩。 1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设计的。

12、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13、水在4°c以下时反而是冷胀热缩,体积膨胀。冬天里自来水管或水表冻裂,就是管子里的水结冰体积膨胀而引起的。

14、谢老师今天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防止瓶子爆炸。

15、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16、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是因为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 17、大多数金属会热胀冷缩但(锑和铋)却是热缩冷胀。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是利用了锑的这种性质。 “时间的测定”单元: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5、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6、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第 20 页 共 20 页

7、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8、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把昼夜各定为12个小时。 9、古代人常用光影来计时。

10、古代的水钟(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分为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

1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12、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答: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13、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4、古老的计时方法有:太阳钟、水钟、一柱香、一个沙漏等。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与摆幅大小、摆锤重量无关。

16、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每分钟摆动30次,时钟走60秒。

17、时钟都是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18、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

19、日晷(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2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

21、寻找时间的痕迹有树木的年轮、相片、皮肤上皱纹等。

第 21 页 共 21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三到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蚯蚓的选择 1、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需求。(如企鹅生长在南极,脂肪厚。。。;青蛙需要冬眠) 2、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3、 蚯蚓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 4、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我们的推测: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两个组相同的条件:蚯蚓、水分、温度、空气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光线实验的方法: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洗水纸,将5只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大多数蚯蚓爬向黑暗的一边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生活环境两个组相同的条件:蚯蚓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