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DTSD79-2、DSSD79-2三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说明书0.2S、0.5S(2)- 复件(1)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数据 长度 (字节) 02 NN 1 s 单位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 * 总功率因数超下限判定延时时间 3)总功率因素超下限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7为十六进制数,他的Bit7表示是否处于总功率因素超下限状态:0总功率因素未超下限,1总功率因素超下限。 4)总功率因素超下限记录内容 名 称 数据标识 具体内容 记录总功率因素超下限次数及累计时间。 记录总功率因素超下限发生时间、发生时的正向有功总电量、反向有功总电量、组合无功1电量、组合无功2电量,及总功率因素超下限恢复时刻的以上电量数据。 总功率因素超下限次数 1F000001 总功率因素超下限累计时间 最近10次总功率因素超下限记录
5.14过压记录功能 1)过压判断方法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出现电压高于“过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过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过压。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电压大于120%Un(过压判断阀值),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电压小于过压判断阀值,或电压均小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过压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04 09 03 01 02 NNN.N NN 数据 长度 (字节) 2 1 功能 单位 读 写 V s * * * * 过压事件电压触发下限 过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数据项名称 1F000002 1F00FF01 ? 1F00FF0A 3)过压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4、5、6为十六进制数,他们的Bit2对应表示A/B/C相是否处于过压状态:0未过压,1过压。
4)过压记录内容 名 称 过压次数 过压累计时间 最近10次过压记录
17
数据标识 12010001 12010002 1201FF01 ? 1201FF0A 具体内容 分别记录A、B、C的过压次数及累计时间。 过压事件记录(同失压)
5.15断流记录功能 1)断流判断方法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出现电压高于“断流事件电压触发下限”,电流低于“断流事件电流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断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断流。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电压小于临界电压60%Un,且电流小于0.005Ib,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电压大于临界电压,或电流大于0.005Ib,或电压均低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断流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04 09 09 01 02 03 数据 长度 单位 (字节) 2 3 1 V A s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 * 断流事件电压触发下限 * * 断流事件电流触发上限 * * 断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NNN.N NN.NNNN NN 3)断流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4、5、6为十六进制数,他们的Bit8对应表示A/B/C相是否处于断流状态:0未断流,1断流。
4)断流记录内容 名 称 断流次数 断流累计时间 最近10次断流记录
5.16 有功需量超限事件
1)有功需量超限:可记录最近10 次正、反向有功需量超限数据。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有功需量大于有功功率上限值(3*Un*Imax*1.2),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有功需量小于有功功率上限值,或电压均小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有功需量超限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04 DI2 DI1 DI0 09 0D 数据标识 1A010001? 1A010002? 1A01FF01 ? 1A03FF0A 具体内容 分别记录A、B、C的断流次数及累计时间。 断流事件记录(同失流) 数据 长度 单位 (字节) 3 3 1 kW kVar 秒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 * 有功需量超限事件需量触发下限 * * 无功需量超限事件需量触发下限 * * 需量超限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NN.NNNN 02 NN.NNNN 03 NN 01 3)需量超限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7为十六进制数,他们的Bit6对应表示是否处于需量超限状态:0未发生,1发生。 4)有功需量超限记录内容 名 称
数据标识 具体内容 18
有功需量超限次数 03120000 正向有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反向有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1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2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3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4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上1-10次)正向有功需量超限记录 发生时刻(YYMMDDhhmmss) 结束时刻(YYMMDDhhmmss) 需量超限期间正向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XX.XXXX、YYMMDDhhmm) (上1-10次)反向有功需量超限记录 发生时刻(YYMMDDhhmmss) 结束时刻(YYMMDDhhmmss) 需量超限期间反向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XX.XXXX、YYMMDDhhmm) 最近10 次正向有功需量超限数据 03120101 ? 0312010A 最近10 次反向有功需量超限数据 03120201 ? 0312020A
5.17 无功需量超限事件
1)无功需量超限:可记录最近10 次第1-第4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数据。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无功需量大于无功功率上限值(3*Un*Imax*1.2),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无功需量小于无功功率上限值,或电压均小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无功需量超限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04 09 0D 数据 长度 单位 (字节) 3 3 1 kW kVar 秒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 * 有功需量超限事件需量触发下限 * * 无功需量超限事件需量触发下限 * * 需量超限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NN.NNNN 02 NN.NNNN 03 NN 01 3)需量超限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7为十六进制数,他们的Bit6对应表示是否处于需量超限状态:0未发生,1发生。 4)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内容 名 称 数据标识 具体内容 正向有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反向有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1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2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3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第4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总次数 (上1次)第1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 (上10次)第1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上1次)第2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 (上10次)第2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19
无功需量超限次数 03120000 最近10 次第1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数据 最近10 次第2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数据
03120301 ? 0312030A 03120401 ? 0312040A
最近10 次第3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数据 最近10 次第4象限无功需量超限数据
5.18潮流反向事件
03120501 ? 0312050A 03120601 ? 0312060A (上1次)第3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 (上10次)第3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上1次)第4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 (上10次)第4象限无功需量超限记录(同正向) 1)可记录各向电流反向的总次数和累计时间,最近10 次电流反向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失压期间电能示值等数据。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当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夹角大于90 度,小于270 度时,电流发生反向。
(判断某相潮流反向时,该相有功功率应该大于(Un3Ib(或In)3启动电流)
结束条件:相角大于零度小于90 度或相角大于270 度小于360 度或电压小于10V 或电流小于启动电流
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潮流反向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04 09 0A 数据 长度 单位 (字节) 3 1 kW 秒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 * 潮流反向事件有功功率触发下限 * * 潮流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NN.NNNN 02 NN 01 3)潮流反向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4、5、6为十六进制数,他们的Bit6对应表示A/B/C相是否处于反向潮流状态:0未发生,1发生。
4)潮流反向记录内容
名 称 数据标识 1B010001 ? 1B030001 1B010002 ? 1B030002 具体内容 A相潮流反向总次数 B相潮流反向总次数 C相潮流反向总次数 A相潮流反向总累计时间 B相潮流反向总累计时间 C相潮流反向总累计时间 潮流反向发生时刻和反向结束时刻的正向有功总电能、反向有功总电能、组合无功1总电能、组合无功2总电能、A相正向有功电能、A相反向有功电能、A相组合无功1电能、A相组合无功2电能、B相正向有功电能、B相反向有功电能、B相组合无功1电能、B相组合无功2电能、C相正向有功电能、C相反向有功电能、C相组合无功1电能、C相组合无功2电能。 潮流反向次数 潮流反向累计时间 最近10次潮流反向记录 1B01FF01 ? 1B03FF0A
5.19 电压不平衡记录功能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