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DTSD79-2、DSSD79-2三相电子式智能电能表说明书0.2S、0.5S(2)- 复件(1)
能够计量正、反向有功,四象限无功,组合无功1、2的最大需量和发生时间。 最大需量:在指定的时间区间内,需量周期中测得的平均功率最大值。
需量周期:测量平均功率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最大需量周期可5/10/15/30/60分钟任选一种。 滑差时间:依次递推来测量最大需量的小于需量周期的时间,滑差时间可以在1/2/3/5min选择。 当发生电压线路上电、时段转换、清零、时钟调整、需量周期改变、功率潮流方向转换等情况时,电能表从当前时刻开始,按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当第一个需量周期完成后,按滑差间隔开始最大需量记录。其中,发生时段转换时,总需量继续按滑差测量,分时需量按需量周期重新开始测量。 在一个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或修改需量周期时,不做最大需量的记录。 能存储12个结算日最大需量数据。 需量显示小数位数出厂缺省为4位小数。 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记录内容: 名 称 正向有功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反向有功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数据标识 0101xxxx 0102xxxx 具体内容 当前、上1结算日~上12结算日总、各费率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当前、上1结算日~上12结算日总、各费率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当前、上1结算日~上12结算日总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当前、上1结算日~上12结算日总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当前、上1结算日~上12结算日总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组合无功1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010300xx 组合无功2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010400xx 四象限无功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01xx00xx 3结算日不结算,相应数据填0xFF。
5.3 分时功能
注:最大需量记录数据不带符号,以瞬时功率方向为准。最大需量按每月第1结算日结算,第2、第
本表计可设置两套时区表和两套日时段表方案,及两套方案的各自切换时间(年月日时分)。 电表默认运行第一套时区表方案和第一套日时段表方案,电表运行到时区表方案切换时间后,切换到另一套时区表方案运行,运行到日时段表方案切换时间后,按另一套日时段表方案运行;再设一次两套方案的切换时间,电表运行到时区表方案切换时间后,切换到第一套时区表方案运行,运行到日时段表方案切换时间后,按第一套日时段表方案运行。
在时区表方案和日时段表方案发生切换后,切换时间清零。
最大8费率。每套时区表方案可设置最大14个时区数,各个时区的起始日期及使用的日时段表号。每套日时段表方案可设置最大8个日时段表数,每天最大14时段,各个时段的起始时间及使用的费率。时段最小间隔为15分钟,并且时段间隔大于实际需量周期值,可跨越零点设置。 可设置公共假日,各个公共假日的日期及日时段表号。
可设置周休日,由周休日特征字控制,并可设置周休日使用的日时段表号。 如果公共假日与周休日重叠,采用公共假日的日时段表号。 百年日历、时间,闰年自动切换。
年时区数:电能表最多能运行的时区。如果年时区数小于已编程的年时区,则电能表只运行前面几个时区(如年时区数为2,则运行前2个时区)。年时区数编为0,则电能表只运行第一个时区(不管编程时编设了几个时区)。年时区数最大不超过14。
日时段表数:电能表最多能运行的日时段表号。如果日时段表数设为4,则电表的第5到第8日时段表无效,即使某个时区的日时段表号被设为5,该时区会按第4日时段表的时段运行,而不会按第5日时段表的时段运行。如日时段表数编为0,则电表只运行第1日时段表。日时段表数最大不超过8。
日时段数:电能表每天最多能运行的日时段。最大不超过14。如果日时段数设为4,则每个日时段表的第5~14时段的时间电表将视作无效,只有前4个时段的时间有效。如设为0,则电表只运行第一个日
9
时段。
日时段表号:编程时用来表示电表运行在第几日时段表,用1、2、3、4、5、6、7、8表示。如时区的日时段表号被设为0,则电表固定为第1日时段表。
费率数:电能表最多能切换的费率号数。其值最大不超过4。若设为3,则只有费率1、费率2、费率3有效,依此类推。如为0,则电表不论在哪个日时段,只运行费率1。
费率号:编程时用来表示电表运行在何种费率,用1、2、3、4、表示。通常分别对应尖费率、峰费率、平费率、谷费率。
公共假日数:电能表一年中能运行在公共假日状态下的最大天数。如为0,表示公共假日选择无效。其值最大不超过10。
公共假日:一般指国家规定的假日,如1月1日、5月1日、春节等,用户可设置。
公共假日日期及日时段表号:设定一年中的公共假日日期及采用的日时段表号,不同的公共假日可采用不同的日时段表号。
周休日:一般指一周内规定的休息日。由周休日特征字来设定每周的工作日和休息日。 周休日采用的日时段表号:按需要设定休息日采用的日时段表号。 多时区编程说明:本电表最多可编设14个时区。 电表具有2套时区表和2套日时段表功能:
电表具备2套时区表和2套日时段表,还有与之对应的2套时区表切换时间和2套日时段表切换时间。通过提前设置切换时间可以实现在用表统一时间转换时段表或时区表,避免因切换时间不一致造成的客户纠纷。例如当用户时区不变需要调整费率时段时可以先抄读电表运行状态3,从bit0了解电表当前使用的是第几套日时段表,然后对未使用的日时段表进行编程,再设置好日时段表切换时间,这样便完成了整个修改操作,电表时钟到达切换时间即可自动将2套日时段表进行调换。
2套时区表和2套日时段表切换日期:当电表当前时间在该日期之后时,电表将自动切换使用另一套时段,切换后该切换日期自动恢复为00.00.00.00200。当该切换日期设置为99.99.99.99299时,将切换到第1套时区表和第1套日时段表。
第2套时区表和日时段表设置项:其设置方法同以上时段表设置内容。
注:在设置另一套时段时最好先设置好另一套时段表的内容,再查询电表当前时间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校时),最后再设置2套时区表和日时段表切换日期(保证该日期在当前日期之后,否则电表将会立即切换)。
5.4失压记录功能 1)失压判断方法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负荷电流大于“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同时电压线路的电压低于“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时,且持续时间大于“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失压。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电压小于78%Un,且电流大于0.5%Ib,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电压大于85%Un,或电压均低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失压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04 09 01 01 02
数据 长度 (字节) NNN.N NNN.N 2 2 V V 单位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 * 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 * * 失压事件电压恢复下限 10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03 04 数据 长度 (字节) NN.NNNN NN 3 1 A s 单位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 * 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 * * 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3)失压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4、5、6为十六进制数,它们的Bit0对应表示A/B/C相是否处于失压状态:0未失压,1失压。 4)失压记录内容 名 称 失压次数 失压累计时间 数据标识 10000001? 10000002? 具体内容 分别记录总、A、B、C的失压次数及累计时间。*注1 分别记录A、B、C各相失压发生时间、发生时的正向有1001FF01 最近10次失压记录 ? 1003FF0A 功总电量、反向有功总电量、组合无功1电量、组合无功2电量,发生时的ABC相正向有功电量、ABC相反向有功电量、ABC相组合无功1电量、ABC相组合无功2电量、ABC相电压、ABC相电流、ABC有功功率、ABC无功功率、ABC功率因数及失压恢复时刻的以上电量数据,失压期间总、ABC相安培小时数。 注1:三相三线表所监控的是外部相电压,在记录时A、B、C相失压分别代表实各分相实际线路中Ua、Ub、Uc失压。
5.5欠压记录功能 1)欠压判断方法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出现电压低于“欠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欠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欠压。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电压低于78%Un 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电压大于78%Un 或最大电压小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欠压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数据 长度 (字节) 2 1 单位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V s * * 欠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 * * 欠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04 09 02 01 02 NNN.N NN 3)欠压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4、5、6为十六进制数,他们的Bit1对应表示A/B/C相是否处于欠压状态:0未欠压,1欠压。 4)欠压记录内容 名 称
数据标识 具体内容 11
欠压次数 欠压累计时间 11010001? 11010002? 1101FF01 分别记录A、B、C的欠压次数及累计时间。 最近10次欠压记录 ? 1103FF0A
5.6断相记录功能 1)断相判断方法
欠压事件记录(同失压)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出现电压低于“断相事件电压触发上限”,同时负荷电流小于“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断相。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电压小于临界电压60%Un,且电流小于断相启动电流,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电压大于临界电压,或电流大于断相启动电流,或电压均低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断相判断阀值 数据标识 数据格式 DI3 DI2 DI1 DI0 数据 长度 (字节) 2 3 1 单位 功能 数据项名称 读 写 V A s * * 断相事件电压触发上限 * * 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 * * 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 04 09 04 01 02 03 NNN.N NN.NNNN NN 3)断相记录
电表运行状态字4、5、6为十六进制数,他们的Bit7对应表示A/B/C相是否处于断相状态:0未断相,1断相。 4)断相记录内容 名 称 断相次数 断相累计时间 数据标识 13010001? 13010002? 1301FF01 最近10次断相记录 ? 1303FF0A
5.7失流记录功能 1)失流判断方法
三相电压大于“失流事件电压触发下限”,三相电流中任一相或两相小于“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其它相、线负荷电流大于“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失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失流。
出厂默认判断条件:
起始条件:该相电流小于启动电流,且其余相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且最大电压大于临界电压。 结束条件:该相电流大于启动电流,或电压均低于临界电压,或掉电。 判断延时:60S。 2)失流判断阀值
12
具体内容 分别记录A、B、C的断相次数及累计时间。 断相事件记录(同失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