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病原复习题

病原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14:09

6K6B病原复习大纲及答案

1.简述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其生物学作用

①侵袭力:菌毛黏附作用;140MD质粒编码的蛋白质产物介导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

②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使其通透性增强,促进对内毒素的吸收;破坏粘膜细胞形成溃疡,有脓血便;作用肠壁植物神经引起括约肌痉挛,产生里急后重,内毒素入血产生内毒素血症和休克.

③志贺毒素(外毒素):具有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神经毒素作用,引起神经麻痹,细胞坏死和水样腹泻.

2.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如何判定

结果分析: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5毫米。表明机体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15毫米。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进一步查病灶。

阴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小于5毫米。表明受试者可能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受试者处于原发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尚未致敏;患严重结合病或其他传染病的患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可暂时出现阴性反应。

3.简述乙肝病毒血清学诊断中的常用检测指标;何谓“大三阳”和“小三阳”

常用的检测指标:HBsAg、HBeAg、及抗-HBs、抗-HBc、抗-HBe,统称二对半抗原抗体系统; 大三阳: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 而抗-HBs和抗-HBe阴性,传染性最强 小三阳:HBsAg、抗-HBc及抗-HBe阳性,而HBeAg阴性,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4.简述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及感染不同阶段人体的主要临床表现

传播方式:①性传播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③母婴传播 感染不同阶段人体的主要临床表现: ① HIV原发感染急性期:感染者可出现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皮肤斑丘疹和粘膜溃疡等

自限性症状; ②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表现为持续性发热、疲乏、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全身症状,此

外,全身淋巴结肿大亦是此期的重要特征 ③ 艾滋病期:a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b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c机会性肿瘤 d严重的全身症状

5.阴道毛滴虫感染率为何居高不下

① 传染源广泛存在: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感染者均可作为传染源

② 阴道滴虫的生活史简单:仅有滋养体,不产生包囊,滋养体既是致病体,又是感染阶段,而且滋养体的抵抗力较强 ③ 传染途径简单:既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播,又可通过多途径的间接接触传播(如游泳或坐便

器等) ④ 部分人群的社会文明和公德意识较差

本资料由小丁工作室提供,愿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6K6B病原复习大纲及答案

6.简述间日疟原虫红内期的发育过程及其临床意义

① 红细胞内期,为红细胞外期裂体增殖释出的部分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时期,虫体发育经历环状体→大滋养体→未成熟裂殖体→成熟裂殖体等几个时期. ② 临床意义:a红内期周期性发育引起临床周期性发作; b红内期疟原虫形态是临床诊断依据; c红内期疟原虫可通过输血传播; d残余的红内期疟原虫可引起再燃; e与疟疾临床症状相关.

7.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致病物质主要有:LTA、M蛋白、侵袭性酶(DNA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球菌溶血素及致热外毒素。

所致疾病主要有三大类:①化脓性感染;②中毒性疾病,猩红热;③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及急性肾小球肾炎.

8.简述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

①拮抗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可以防止外袭菌入侵,阻止其在机体内定植(colonization),构成一种生物屏障。

②营养作用:正常菌群与宿主的营养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影响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代谢、营养转化与合成。

③免疫作用: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的免疫作用是一个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正常菌群作为抗原刺激,使宿主产生免疫,又限制了本身的危害性。

④抑癌作用:肠内菌群有抑制肿瘤发生。有的实验表明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9.试述各期梅毒的特点

后天性梅毒分三期,有如下特征:一期梅毒:又称为硬下疳,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溃疡,多发生在外生殖器,溃疡渗出物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二期梅毒:表现为全身皮肤梅毒疹,系由梅毒螺旋体经局部进入血液在全身播撒所致,在皮疹处可查到梅毒螺旋体,如不经治疗皮疹经一段时间可消失.一期与二期梅毒统称为早期梅毒.三期梅毒:又称为晚期梅毒.此期不仅出现皮肤黏膜溃疡性坏死,并侵犯内脏器官或组织,尤以心血管,神经系统及骨骼系统病变多见.

10.蛔虫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①幼虫致病:可引起蛔虫性肺炎或蛔虫性哮喘;

②成虫致病:蛔虫成虫是致病的主要阶段,成虫的主要致病作用包括:损伤肠黏膜、掠夺营养、

本资料由小丁工作室提供,愿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

6K6B病原复习大纲及答案

引起超敏反应和一些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蛔虫性阑尾炎等。蛔虫性肠梗阻亦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进一步合并肠扭转、肠套叠和肠坏死等病征。

11.血吸虫虫卵为何可从肠壁中落入肠腔

血吸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产卵,所产的虫卵,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约经11天卵内的卵细胞发育成毛蚴。由于毛蚴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坏死。由于肠的蠕动、腹内压增加,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

二、名词解释题

1.SPA: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9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表面蛋白,可与人和动物的IgG的Fc片段非特异性结合,有效地降低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从而干扰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由于IgG的Fc片段与SPA结合后,其Fab片段仍能同相应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做协同凝集试验,可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的检出.

2. 内毒素血症:由于G-菌感染使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

3. L型细菌:受溶菌酶或青霉素作用下细胞壁中肽聚糖的结构遭破坏或其合成受到抑制,细胞

壁部分缺失或全部缺失,在高渗环境中仍能存活的细菌称L型细菌。

4.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并能与染色体一起复制、传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5.LPS:由脂质双层向细胞外伸出,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组成。

6.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7.人体绦虫症:人因误食猪囊尾蚴,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引起的疾病称为人体绦虫症.

8.异位寄生:指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称异位损害.

9.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在引起败血症的同时,又播散至其他许多组织器官,引起转移性化脓病灶。

10.消毒、灭菌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

本资料由小丁工作室提供,愿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

6K6B病原复习大纲及答案

11.毒性噬菌体 抗原漂移/抗原转换 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使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

抗原漂移:其变异幅度小,HA、NA氨基酸的变异率小于1%,由点突变积累所造成。 在一个新

的,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变异株出现前,至少要经历2次以上的突变。一般每2-5年出现一个新的变异株,引起甲型和乙型流感周期性的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变异幅度大,HA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0%~50%,导致新亚型的出现。抗原转换的机制主要是不同型或亚型之间流感病毒基因发生重配所致。常引起流感大流行。

12.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除可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其他脊椎动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蓄宿主。

13.人体囊虫症:人因误食了猪带绦虫卵,猪囊尾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内所引起的疾病称为人体囊虫症

14. 变态、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

变态:昆虫从幼虫发育为成虫的过程中,其形态、生理、生活习性及其行为和本能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

完全变态:亦称全变态是指昆虫在其发育过程中,卵期之后有幼虫、蛹和成虫3个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具有1个蛹期。

不完全变态:俗称半变态是指昆虫在其发育过程中没有蛹期,且幼体与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相似,其主要区别仅在于若虫个体较小、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如蜚蠊、臭虫及虱等

三、寄生虫感染阶段、感染方式和首选病原学检查方法

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 首选病原学检查方法

蛔虫 感染期虫卵 经口感染 直接涂片法

鞭虫 感染期虫卵 经口感染 直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饱和盐

水浮聚法

蛲虫 感染期虫卵 肛门-手-口、吸入、逆行

自体感染、交叉感染、反复感染 肛门拭子法(透明胶带法)

钩虫 感染期幼虫 经口、皮肤感染 饱和盐水浮聚法

旋毛虫 囊包期幼虫 经口感染 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

本资料由小丁工作室提供,愿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

6K6B病原复习大纲及答案

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幼虫

吃剩的肉,经压片或切片镜检幼虫

丝虫 丝状蚴 主要是通过吸血蚊虫的叮咬而传播 血检微丝蚴(夜晚)

肝吸虫 囊蚴 经口感染 醛醚离心沉淀法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

布氏姜片吸虫 囊蚴 经口感染 生理盐水涂片法

肺吸虫 囊蚴 经口 饮食习惯 从痰和粪便中检查

血吸虫 尾蚴 经皮(接触疫水) 皮内试验

斯氏狸殖吸虫 囊蚴 经口 饮食习惯 皮下结节或组织检查

曼氏迭宫绦虫 原尾蚴 裂头蚴 经皮、黏膜、口 成虫感染:粪便查虫卵 裂头蚴病:局部检出虫体

免疫试验

猪带绦虫 猪囊尾蚴 异体感染 自体外重复感染

自体内重复感染 粪便检查虫卵

牛带绦虫 牛囊尾蚴 经口感染 透明胶带法查肛周虫卵

棘球绦虫 虫卵 职业相关:皮毛加工等 手术取出棘球蚴

微小膜壳绦虫 似囊尾蚴 误食含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 粪便检查虫卵或孕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四核包囊 经口 粪便检查

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

阴道毛滴虫 滋养体 直接传播 间接传播 性传播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

疟原虫 子孢子 按蚊 厚薄血膜法

刚地弓形虫 假包囊 包囊

滋养体 卵囊 经口(生食) 速殖子可经

损伤皮肤黏膜

输血 器官移植 胎盘 涂片染色法

本资料由小丁工作室提供,愿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5

搜索更多关于: 病原复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6K6B病原复习大纲及答案 1.简述志贺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其生物学作用 ①侵袭力:菌毛黏附作用;140MD质粒编码的蛋白质产物介导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 ②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使其通透性增强,促进对内毒素的吸收;破坏粘膜细胞形成溃疡,有脓血便;作用肠壁植物神经引起括约肌痉挛,产生里急后重,内毒素入血产生内毒素血症和休克. ③志贺毒素(外毒素):具有肠毒素,细胞毒素和神经毒素作用,引起神经麻痹,细胞坏死和水样腹泻. 2.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如何判定 结果分析: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5毫米。表明机体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和一定的特异性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硬结等于或大于15毫米。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