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浙教版中考——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综合测试卷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500~1000 <500 ,(第18题))
(1)图中水资源紧缺程度为极度缺水的地区是上海、北京。
(2)以“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为辩论题,如果你作为正方辩论员,你的辩论要点是(要求从三方面考虑):
①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②水资源受到了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匮乏。 ③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可利用的水资源很少。 19.下表是部分星系移动的数据: 星系所在的星座 处女座 大熊座 牧夫座 长蛇座 离银河系的距离/百万光年 800 980 2540 3980 移动的速度/(km/s) 1.200 15.000 39.000 61.000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总结出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和移动速度的规律: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越大,移动的速度越快。
(2)根据表中显示的数据,你认为宇宙可能处于膨胀状态。
【解析】 (1)对比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越大,星系的移动速度也越快。(2)由于星系之间在不断地远离,所以整个宇宙就好像一个正在吹大的气球一样在膨胀。 20.“嫦娥”三号探月工程已圆满完成,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次巨大成就。“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对月球表面开展了一系列探测活动。
(1)为了确保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时的可靠性,科学家在地面上进行了反复实验。实验时,要将月球车上各种仪器拆下安放在另一辆伴随车上,以减小月球车的质量,这是模拟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地球上小。
(2)“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了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
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远比地球上的效果好,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空气。
1
【解析】 (1)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表面的。(2)月球上没有大气,通透性强,
6观测效果好。
21.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第21题))
(1)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②(填序号)。
(2)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解析】 (1)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图中①是日珥,②是太阳黑子,③是耀斑。(2)火山、地震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22.如图所示为太阳系运行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2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天体名称: A.水星;B.金星;F.土星;I.海王星。
(2)图中G的绕日公转周期是76年,则该天体是哈雷彗星。 (3)图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填行星名称,下同)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以行星C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目前,宇宙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 【解析】 (1)太阳系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太阳系中各个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差别很大,其中著名的哈
雷彗星公转周期约为76年。(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4)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23.如图所示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3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③(填序号)处附近,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当扬州柳树吐露新芽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④(填序号)处附近。
(4)当扬州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③(填序号)处,该日扬州气温较低(填“高”或“低”)。
【解析】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③处附近,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3)扬州柳树发芽时正是北半球的春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④处(春分日)附近。(4)当扬州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③处,该日扬州气温较低。
三、解答题(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共54分)
24.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BC(填字母)。 ..
A.火山和地震 B.宇宙的起源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析】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引起海陆变化的原因应该是板块的碰撞和张裂。(2)“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主要是地壳的变化,不能解释宇宙的起源;长江三角洲平原是因为流水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形成的,与地壳运动无关。(3)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能解释很多地壳运动的问题,但仍有部分问题无法用现在的“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所以“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时间分配看,我国夏秋季节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河流处于丰水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水资源相对不足。兴建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材料二:漫画(如图所示)。
(第25题)
(1)水资源是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我国降水夏季多。
(3)我国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4)漫画反映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浪费。
(5)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节约用水的?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26.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博卡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