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感受
我的阅读感受
七年级 李 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徜徉在书海中。在那里,我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时而哭、时而笑、时而郁郁寡欢、时而开怀大笑,在我和书的世界里,我可以是一个畅游无阻的人。
还记得上初中时偷偷看的言情小说,那时便在心里期待此生能拥有绝美的爱情。书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很有才,于是就想自己也应该努力。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动力,让我能咬牙坚持继续着我的学业。
美的东西总是令人很期待,也会去为之而奋斗。在高中时我读到了对我的人生产生很大影响的一本书——《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主人公:孙绍安和孙绍平,他们哥俩的性格不同,命运也迥异。当时,我就觉得自己特像孙绍平,因为他家家境不太好,全家节衣缩食供他上高中。他的内心很矛盾,他既不想让家人为他而太劳累,又不想辜负全家人的期望,因此在上学这条路上他走得很辛苦。但今天回头想想,苦难其实也是一笔财富。当面对苦难时,我们会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也会拷问自己的良知,应何去何从。
在孙绍平的身上我学到了纯朴、善良、有责任感等好的品质,这将让我受益终生。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的父母很
少需要为我操心,因为我很懂事,我想着与我阅读文学作品是很有关系的,可以说书给了我正确的引领,让我有了明确的方向。
上大学后,我更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的怀抱,那时图书馆成了我的最爱。我读了司马迁的《史记》,让我明白了 :懒惰者凌乱不堪的足迹,徘徊倒退,是写在人生路上的忏悔书 ,狼狈不堪;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迈。司马迁的勤奋使《史记》成为不朽,他的人生是可歌可泣。他也毅然成了一座精神的丰碑,给世人以力量。李敖、贾平凹、易中天,他们睿智的语言,厚实的人生经历还让我清楚地了解到了自己的浅薄。在前行的路上有他们陪伴,我总能生活得很从容。
我还很喜欢和佩服过台湾女作家三毛。她在三岁时就开始看《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后来进了幼儿园她又看了:《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集》、《爱的教育》、《苦儿寻母记》、《爱丽丝漫游仙境》......许多本童话书。她曾说过自己是先看书后识字的。上小学后,三毛又开始向其他的书籍进攻,先是《红花侠》,后是《三剑客》,再来看《基度山恩仇记》,又看《唐吉诃德》。后来看上了《飘》,再来看了《简爱》、《傲慢与偏见》、《咆哮山庄》......她说自己是跌入了一道洪流里去,痴迷忘返。
三毛一生都爱读书,这与她后来成为著名作家是有密切
关系的。她还说:读了这许多的书,而今我仍是爱书,可是也懂得爱我平凡的生活,是多少年的书本,才化为今日这份顿悟和宁静。
在阅读中鲁迅先生和陶渊明、李白也是给我不小影响的作者。人世间,有些人心怀远大理想,努力奋斗,最终得到丰厚的回报。正如鲁迅先生看到人们在病痛的折磨下而含恨离世,他想:如果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医治病人,也许人民的生活会好起来。于是他不辞辛苦飘洋去往日本学医。他很努力,只希望早日学成,回国去抢救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但自从他在课上看到纪录片中中国人目睹自己的同胞受到侵略者迫害而毫无反应地令人吃惊的一幕时,他改变了他的认识。他不再热衷于学医,而是拿起锋利的笔与侵略者做抗挣。“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抱着这种想法从仙台回到祖国,立志于改变人们的思想,让人民觉醒!他弃医从文,先改变了自己,然后用自己的笔唤醒了无数的中国人。进而改变了整个国家。
陶渊明饱读诗词,熟稔书经。为的是榜上有名,光宗耀祖,达官显贵。但当他发现他的傲骨不能使他为五斗米折腰时,他毅然决然的挂印辞官,归隐田园,与菊为邻。一首《归
园田居》带给了世人的是何等的闲适。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
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无法一展鸿鹄之志,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不经意间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当时之人钦慕,但却被后人所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
以不变应万变的日子已经结束了,多读书可以更好地求变,也才能拥有改变的源泉和动力。变,才是永恒的法则。改变自己,才可以将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历久弥香的琼浆,才可以使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梦想筑成固若金汤的铁壁铜墙。
我此生是不可能如三毛那样读那么多的书的,可我也爱书,我就尽力读吧,只因书是良师益友。感谢书籍,更庆幸我热爱读书;读书,让我生活得更从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