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0:57:49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但我国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明确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要行使这项政治权利?

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重要性---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宪法是对人身自由权作出怎样的规定?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4)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它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6)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 3.我国公民还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这些权利有何共同特点? 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公民基本权利:主要有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还有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

(2)权利的共同特点:由宪法规定,并受到宪法和法律保障。

第三课 公民权利 ---(2) 依法行使权利

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2.为什么公民行使权利要遵守正当的程序?

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权利也要重视别人的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要冲动,要依法遵守正当的程序,这样有利于公民享受合法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维护自身及他人权益。

第四课 公民义务 公民的基本义务 ---(2)依法履行义务

1.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

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它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2.如何遵守宪法?----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税;⑤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4.什么是公民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1)含义---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要求或做法---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如履行受教育义务、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保护野生动物、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爱护公共财产等。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5.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其后果是什么?

(1)含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6.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原因: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利益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

7.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

二者关系: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二者相辅相成------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8. 依法服兵役的原因及制度:

原因---(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2)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兵役制度---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9.依法纳税的原因---(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当前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内容---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怎样理解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1)含义---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关键性作用.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1)含义---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5.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1)含义------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以外,还存在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2)表现------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3)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6.国家如何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经济------①对于国有经济,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②对于集体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8.我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职能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极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9.我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及具体做法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1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

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具体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1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我国的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13.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4.中国人民政协及其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及分布特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3)怎样具体实施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但我国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明确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公民的监督权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要行使这项政治权利? 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重要性---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人身自由的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宪法是对人身自由权作出怎样的规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