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31系统精讲-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第二节 骨和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34岁,右胫骨骨折致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对其必须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手术 B.局部制动 C.髓腔引流
D.切开排脓及抗生素灌注 E.静脉用药
【答案】:B
【解析】:考察治疗原则。为预防病理性骨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要局部制动。
2.患者男性,15岁,怀疑为骨折所致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下列哪项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A.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B.长骨干骺端疼痛,不愿活动 C.干骺端有明显压痛 D.X线摄片检查 E.MRI检查
【答案】:E
【解析】:考察辅助检查。X线早期无改变,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3.患者男性,15岁,骨折致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其首选治疗措施是
A.手术 B.局部制动 C.髓腔引流
D.切开排脓及抗生素灌注 E.静脉输注抗生素
【答案】:E
【解析】:考察治疗原则。早期应用广谱、联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抗生素应用越早越好,细菌培养结果对使用抗生素有指导作用。
4.患者女性,22岁,突有寒战高热,膝关节红、肿、热、痛明显。诊断为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其早期治疗不包括
A.静脉输注抗生素 B.关节腔注入抗生素 C.关节灌洗 D.牵引 E.内固定
【答案】:E
【解析】:考察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早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局部治疗都是必要的。牵引可以缓解疼痛和制动保持功能为,内固定有使感染扩散的危险。 5.患者男性,15岁,右胫骨骨折致急性骨髓炎。下列哪项对其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A.症状 B.体征 C.X线 D.B超 E.血常规
【答案】:C
【解析】:考察辅助检查。急性骨髓炎早期X线检查无改变,至少要2周后才有所表现。
6.患者男性,15岁,右胫骨骨折致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其临床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
A.多见于儿童
B.起病急,出现寒战高热 C.早期X线可见明显改变 D.患处持续性剧痛及深压痛 E.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答案】:C
【解析】:记忆性知识点,考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须掌握。早期X线检查无改变,晚期可出现病骨干骺区骨质破坏,骨密质破坏变薄,亦可见密度很高的死骨形成。
7.患者男性,32岁,右胫骨骨折一周。右膝关节处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确诊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其治疗原则不包括
A.早期联合应用广谱大剂量抗生素 B.全身支持疗法
C.局部持续皮牵引和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 D.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E.局部减压引流加植骨术
【答案】:E
【解析】:考察治疗原则。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原则包括抗生素治疗、支持疗法、局部制动和手术治疗。早期经全身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若效果不佳,可予以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引流脓液,控制病变发展。引流方法一是钻孔,二是开窗,于骨髓腔内置管,应用抗生素液持续冲洗引流。
8.患者男性,34岁,右胫骨骨折致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中应用石膏托行患肢固定,其目的不包括
A.减轻疼痛 B.控制病变发展 C.防止肢体挛缩畸形 D.防止病理性骨折 E.防止脱位
【答案】:B
【解析】:考察治疗原则。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应用石膏托固定,可减轻疼痛,防止发生肢体挛缩畸形和病理性骨折、脱位。 9.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早病灶部位多在
A.干骺端 B.骨骺端 C.骨髓腔
D.骨皮质 E.骨膜下
【答案】:A
【解析】:记忆性内容,需掌握。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 10.患者男性,32岁,右胫骨骨折一周。右膝关节处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确诊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其护理中不妥的是
A.患肢必须给予固定 B.物理降温、预防惊厥
C.高蛋白质、高糖、高维生素饮食 D.体温正常后,还应继续用抗生素 E.体温正常后可下床活动
【答案】:E
【解析】:考察一般护理的措施。患者卧床,患肢应制动,其他部位进行功能锻炼。
1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常见于
A.30~40岁妇女 B.10岁以下儿童 C.20~30岁青年男性 D.60岁以上老人 E.中年男性
【答案】:B
【解析】:记忆性内容,需掌握。化脓性骨髓炎临床上多见于儿童,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见。
1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晚期特点是
A.骨质破坏 B.死骨形成 C.形成局限性脓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