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微专题22连接体问题加练半小时(含解析)
连接体问题
[方法点拨] 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的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1.质量均为5kg的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1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N,F2=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图1
A.30NB.15NC.20ND.10N
2.如图2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4m和m,开始A、B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6mg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已知动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动滑轮半径很小,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细绳足够长,在滑轮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A和B的加速度分别为( )
图2
1
A.aA=g,aB=5g
21
C.aA=g,aB=3g
4
1
B.aA=aB=g
5D.aA=0,aB=2g
3.(2018·福建省龙海二中模拟)如图3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给A、B一个初速度,它们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斜面保持静止不动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物体B、C都各受5个力作用
B.地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大于三个物体的重力之和
C.若只减小B的质量,其他条件不变,物体C有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D.物体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
4.如图4所示,5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30°,各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46个小物块对第45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
图4
9A.F 10451C.mg+F 210
B.1
F 10
D.因为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不能确定
5.(多选)(2018·四川省泸州市一检)如图5所示,物块A、B质量相等,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水平面光滑,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1,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1;若水平面粗糙,且物块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a2,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A.a1=a2 C.FN1=FN2
B.a1>a2 D.FN1 6.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图6 A.gB. M-mM+mgC.0D.g mm7.(多选)(2018·湖北省孝感一中、应城一中等五校联考)如图7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 B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B通过光滑定 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块C相连,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轻绳与桌面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物块A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μg μMB.要使物块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物块C的质量m应大于 1-μC.若物块A、B未发生相对滑动,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M+mD.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2mg Mmg 答案精析 1.B [利用整体法,F1-F2=(m1+m2)a,对物块1隔离,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F=m1a,联立解得F=15N.] 2.D [对滑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FT=m′a,又滑轮质量m′忽略不计,故m′=0,所以 F6mgFT-mg3mg-mgFT===3mg,对A由于FT<4mg,故A静止,aA=0,对B有aB===2g, 22mm故D正确.] 3.D [因为斜面保持静止不动且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可知A、B整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则B受到重力、A的压力和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还可能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摩擦力,则B可能受5个力,也可能受4个力;C受到重力、B的压力和可能有的摩擦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则C可能受5个力,也可能受4个力,故A错误;A、B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则地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小于三个物体的重力之和,故B错误;若只减小B的质量,其他条件不变,B对C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倍数关系不变,则物体C仍受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C错误;因A、B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A要与B保持静止,必定受到B的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所以物体B的上表面一定是粗糙的,故D正确.] 4.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 F-50mgsin30°-μ·50mgcos30°a== 50m-gsin30°-μgcos30°. 50m隔离第46到第50个物块进行受力分析, 有FN-5mgsin30°-μ·5mgcos30°=5ma, 1 解得FN=F,故B正确.] 10 5.BCD [水平面光滑时,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mB)a1,可得:a1= =;mA+mB2mFFF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N1=mBa1=.水平面粗糙时,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2有:F-Ff=(mA+mB)a2,可得a2=项A错误,选项B、C、D正确.] 6.D [以框架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其重力与弹簧对其弹力平衡,即F=Mg,故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再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F+mg=ma,联立可解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FF-FfF-FfFfF= M+mg,故选项D正确.] m7.AC [隔离对A分析,A所受的合力等于摩擦力,则Ff=Ma≤μMg,所以a≤μg,故物块 A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a=μg,故A正确;若物块A、B之间刚好发生相对滑动,则对A有mg-μMg2μMaA=μg,对B、C有aB=且有aA=aB,解得m=,故要使A、B之间发生相对 m+M1-μ 2μM滑动,物块C的质量m应大于,故B错误;若物块A、B未发生相对滑动,整体的加速 1-μ度a= mgmMg,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Ma=,故C正确;若物块A、B未发生2M+m2M+m22Mmg相对滑动,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F=22Ma=,故D错误.] 2M+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