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2017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四、阅读 《诫子书》
1、本文作者就 和 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 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3、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 的力量;“俭以养德”是 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有 的力量;诫子书只有5句话,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戒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 4、文中有一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的理解: 6、如何理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7、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 8、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只要有围绕学习、成才、修身养德、立志、惜时等阐述即可)
9、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5
答: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是:
《狼》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他的字是 ,别号 ,世称 先生。 二、解释加粗的词。
1、一屠晚归 屠: 2、缀行甚远 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并: 故: 4、屠大窘 窘: 5、顾野有麦场 顾 6、苫蔽成丘 苫蔽: 7、 弛担持刀 弛: 8、眈眈相向 眈眈: 9、一狼径去 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 瞑: 暇: 12、屠暴起 暴: 13、又数刀毙之 毙: 14、一狼洞其中 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隧: 16、止露尻尾 尻: 17、狼亦黠矣 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变诈: 几何: 三、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1、止 ①止有剩骨 止: ②一狼得骨止 止: 2、意 ①意暇甚 意:_____ 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意:____ 3、敌 ①恐前后受其敌 敌:__ ②盖以诱敌 敌:_____
4、前 ①恐前后受其敌 前:___ ②狼不敢前 前:_____
5、之 ①又数刀毙之 之:_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之: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之:__ ④复投之 之:_____ 6、以 ①投以骨 以:__ ②以刀劈狼首 以:__
6
③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以:___ ④盖以诱敌 以:_____ ⑤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_____
7、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其:__ ②场主积薪其中 其:___ ③屠乃奔倚其下 其:___ ④一狼洞其中 其:___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其:__ ⑥屠自后断其股 其:___ 8、故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__ ②一年未归,妻跑问其故 故:_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__ ④故使人问之 故:_____ 9、恐 ①恐前后受敌 恐:___ ②不治将恐深恐:_____ 四、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文中表现狼“黠”的句子有: , 。 , 。 。 3、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 , 。 4、表现狼贪得无厌的句子: , 。 5、“乃悟前狼假寐”照应上文 , 一句。 6、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7、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 , ? 。 8、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 )—( )—杀狼。
9、写出含下列加粗字的成语。
(1)场主积薪其中 (2)屠乃奔倚其下
7
(3)意暇甚 (4)乃悟前狼假寐 10、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11、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穿井得人》 一、解释划线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四、从“穿井得人”,你得到什么启示? 《杞人忧天》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4分) ①身亡所寄 ( ) ②奈何忧崩坠乎( ) ③天果积气( ) ④其人舍然大喜( ) 2.翻译句子(2分)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2分)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