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2014—2016学年度留守学生之家工作计划、总结
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鼓励他们加强与父母的联系:一是报个平安,二是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三是关心在外的父母。
四、开展“1+1”帮扶结对活动 我校为留守儿童选配了教师与他们结对,开展“1+1”结对帮扶活动,在生活上给他们给予帮助,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并选配了优秀的学生和学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1+1”结对活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上互帮互助,成为知心朋友。许多学生还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五、抓好心理疏导
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使留守儿童克服自身不足,感受到集体温暖,使他们感受到学校如同温暖的家,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
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献爱心募捐活动, 演讲比赛等。 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此外,学校还积极争取社会的关爱。让广大家长深切地感受到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心理的缺陷,更加关注留守儿童,并切实为我校解决了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学校与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进一步加
强,促使我校留守儿童工作上新的台阶。
七 、在教育内容上,以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为基础,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从生活中挖掘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养成教育,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诚信教育,四是规则教育,五是感恩教育,六是情商教育。
八、在管理上,形成自律与他律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形成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民主管理的体制,形成教育与评价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促进中、小学道德教育衔接、课堂内外道德教育衔接,道德教育系统内外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人人都是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格局。
九、实施包班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 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今后,我们将与社会各界一道把留守儿童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来抓,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以实际行动构建和谐校园,让云龙小学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家。
********中心小学 2014年12月30日
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下期
留守学生之家工作计划
为了规范我校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各级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特制订云龙镇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活动宗旨
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和潜能生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和潜能生感到学校就象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潜能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
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4、关爱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5、拓展家教,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再提高培训工作。 四、成立组织 明确职责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主要措施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