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2014—2016学年度留守学生之家工作计划、总结
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上期
留守学生之家工作计划
在近几年的努力下,留守孩子身上的问题部分已经得到解决,孩子在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的同时也在转变自身的行为及思想认识,不再埋怨父母外出务工,懂得父母的无奈和辛劳,进而带着感恩的心积极容身于学校这个大家庭,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为继续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作用,搞好我片的关爱留守孩子工作,针对本期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以期指导该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把关爱留守孩子作为贯彻《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二、主要目标
通过对留守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措施
1、开学初,收集各班“留守学生”名册,学校建立“留守学生”
档案,掌握“留守学生”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学生”的监护人会。明确各自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要通过少先队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向留守学生及家长、临时监护人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临时监护人、老师四者之间的联系,互相及时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指导督促其家长承担起应有的家庭责任。学校对上学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监护人难以承担监护责任的“留守学生”要提供更多的关照。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个好朋友,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6、学校每班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大力加强班主任工作,增进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班主任要经常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学生”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学生”。
8、每位老师要定期到结对的留守孩子家中进行家访,并做好相关的纪录,及时向学校汇报近期工作情况。
9、学校积极建设留守孩子活动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如图书、
体育用品、音乐器材等。
10、学校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活动。如:关爱留守孩子的联欢活动、留守孩子乒乓球友谊赛、留守孩子读书演讲比赛等其他各项活动。
11、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网络等教育资源,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等,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引导留守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面对“留守学生”工作不断增加的强度和难度,我们将加倍努力,同时也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学生”的成长状况,同心协力,让所有的“留守学生”和其他孩子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中心小学 2014年9月1日
2014——2015学年度上期 留守学生之家工作总结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需正视的社会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除了可以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能解决农村外出打工者后顾之忧。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是我校一直关注的,也是一直努力在做的工作,下面就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 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班班主任具体抓的三级联动责任制。我校选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专门负责人,并成立了全体教师参与工作的团队。
二、 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
为了便于系统地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规律,全体教师进行全校性摸底、排查及问卷调查, 详细地分析了全校 “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 。为及时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各班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底,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门的档案和联系卡,主要包括学生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委托监护人等有关情况。
三、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创设条件,切实关爱,让留守儿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